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来自基层的报道】火红的枸杞 红火的日子

甘肃日报 2017-10-03 06:30 大字

本报记者李保荣

通讯员宋秉棣

初秋时节,走进靖远绿丰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化种植基地,偌大的基地被一串串闪烁着宝石光泽的“红玛瑙”染成“火的海洋”,正在田间采摘枸杞的农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种植的有机枸杞品质好、价格高,今年我种植的2亩枸杞收入了1万多元哩!”正在田间采摘枸杞的绿丰合作社社员廖仲秀乐呵呵地说。

在基地枸杞包装车间,绿丰合作社负责人郭静民一边往枸杞包装盒上贴商标一边说:“扫一扫枸杞包装上的二维码,从生产到销售的信息一目了然。”

在郭静民的提示下,记者拿出手机扫了扫二维码,屏幕上不仅有合作社信息和采收包装的数量、日期等,在“生产档案”一栏,还详细记录了枸杞的品种、种植地块和生长期内每一次施肥、灌溉、施药的情况。

据了解,绿丰合作社种植枸杞主要施用农家肥和生物有机肥,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主要采取苦参碱、除虫菊素、矿物油等生物制剂及粘虫板、灭蝇灯等物理杀虫方法。“这样生产出来的枸杞无污染、无公害、无农残,消费者吃着放心,销路自然很好!”郭静民说,今年到目前为止,合作社已向北上广等大城市销售枸杞230吨,销售收入达820多万元。

尝到有机枸杞种植甜头的不止郭静民,靖安乡新合村靖远聚清和安全枸杞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玉生,从2015年开始探索通过喷洒发酵酸奶的方法种植枸杞,再用玉米、豆粕混合枸杞喂鸡,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谢玉生告诉记者:“去年,合作社共生产枸杞50吨,价格比市售普通枸杞高出近30%。入社的20户社员共养殖了3000只枸杞鸡,每只以260元的价格全部销售到了上海市场,毛收入近80万元。”

除了种植、养殖,枸杞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企业发展。靖远一家枸杞加工企业的负责人张述珍介绍,他们的企业在五合镇坂尾村发展了5000亩枸杞规范化种植基地,带动全村600多户农民种植有机枸杞,2016年产值近4000万元。特别是通过有机认证的靖远枸杞,不仅在高端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且也很受德国、比利时等国家消费者的欢迎。

为了全力打造生态有机、高原绿色、健康养生的靖远枸杞品牌,近年来,靖远县通过政策引导、贷款帮扶、市场拉动、科技推动等有效措施,扶持成立枸杞种植销售专业合作社88家,注册枸杞商标36个,培育打造万亩有机枸杞示范基地2个,初步形成了集技术研究、种植管理、精深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截至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4.1万亩,年产干果3.23万吨,产值达14.8亿元,农民人均枸杞产业收入4000元左右,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带动全县1.6万户、10余万农民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改善市民出行环

为进一步完善市政设施,改善市民出行环境,靖远县抢抓有利契机,积极推进城市道路拓宽改造工程。近日,全长718.668米的人民路拓宽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该工程建成后,对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靖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靖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