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张老照片引起的文化追忆

白银日报 2018-08-26 01:45 大字

□石延荣

前不久,在整理《景泰群众文艺四十年》时,被一张折皱发黄的黑白照片吸引了,拭去相片上的尘埃,仔细查寻,引起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文化追忆:这张照片摄于1978年腊月,照片中的两位吹唢呐、弹三弦的民间老人是景泰县寺滩乡永泰村业余秦剧团艺人高攀月、曹海生,他们是永泰同乐社第四代传人。

历史渊源

永泰城为古丝绸北路重镇,历来受外来文化尤其是受陕西、山西等地文化的影响较大。据成书于清光绪年的《皋兰县红水分县采访事略》和永泰城相关地方史料所载:明末清初,陕西兵户和移民就在永泰城一带传唱秦腔,永泰城内就有秦腔自乐班。相传明肃王在永泰城内选妃时,在城内的城隍庙戏台上连唱了三天大戏(秦腔),最终选中了天生丽质、温文尔雅的——熊娘娘。

咸丰七年(1857年)到1886年期间,陕西艺人带戏班先后来到景泰境内,演唱传授秦腔剧目。正路成立了陕山会馆,永泰组建了同乐社,芦阳、五佛分别办起了自乐班。从此,秦腔在永泰城内有组织地发展起来了。1926年到1938年期间,陕西艺人罗师傅、金叶子、吴应福及靖远艺人丁振华,先后来到永泰传授秦腔剧目,对当地秦腔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涌现出了李生、居谦、安维民、安维刚等戏曲骨干,上演的剧目有《二进宫》《十五贯》《杀狗劝妻》《丁生扫雪》等。当年,同乐社制定了系统的社规:入了同乐社,大家就是一家人。无论婚丧嫁娶或天灾人祸,大伙儿都要帮助,不分粮食、钱财、纪念品……1948年底,同乐社给本社困难户李某周济了3石小麦,后因解放再未归还。习惯成于自然,风俗源自沉淀。唱秦腔已成为永泰人的传统风俗。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闭上眼睛随便吼上几句。每年正月,是永泰城唱秦腔的旺季,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城内的乡亲们都穿上新衣裳,先到庙里上完香,然后到戏院里看戏,戏院里老少尊卑,座次井然有序。大家看戏都很投入,台上大声吼,台下小声哼,此起彼伏,融为一体。除春节外,每逢传统节日,都要唱大戏。二月二,龙抬头,永泰城内舞龙跑竹马,戏台上秦腔吼个不停,人们喜气洋洋让“农”把头高高抬起来,期盼四季平安、五谷丰登;三月清明,城隍爷出府,远近十里八乡的乡亲们蜂拥而来,把偌大的永泰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人们一边看“肃穆威严”隍爷出府仪式,一边欣赏同乐社的秦腔表演,期望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四月八,寿鹿山要举行盛大的朝山庙会。届时,宁夏、皋兰、古浪、天祝等地的善男信女、地方绅士来此朝山拜佛,永泰同乐社的大戏要在老爷山下的戏台上连唱三天三夜,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万事如意。至今这一带还流传着“寿鹿山上干鼓子响,永泰城内廊檐水淌”的民谚……总而言之,年年如是,同乐社的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乐社的艺人们白天干活,晚上练戏,只要庄子上有了红白喜丧,老艺人们都要凑到一起吼上几嗓子、唱上几折子,根据事情主题而论,或喜或欢,或悲或哀。永泰同乐社的秦腔发展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洗礼。从落后到进步,从保守到开放。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农闲时节,他们曾下凉州、上天祝……在武威白塔寺庙会、松山滩赛马会上登台献艺,获得了汉藏群众的一致好评,使永泰同乐社声名远扬,难怪今天,人们还说:永泰的娃娃会唱戏!

辉煌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永泰同乐社自动解散。1951年,在原社基础上成立了永泰村业余秦剧团,永泰的秦腔艺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剧团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群艺路线,吸收大量的青年文艺爱好者到剧团学习演戏。同时,破除封建思想,吸收女演员。提出了“要想唱好戏,文化加苦学”的排练口号。1952年,派青年演员马延林、李长征到兰州观看学习西安秦剧团演出;1962年,派李友梅、高攀月到兰州秦剧团学习半个月;1978年,剧团团长安维刚带领青年演员闫穆智、安永贵等到兰州看戏学艺……一份辛劳,一份收获,永泰秦腔从声乐、动作、唱腔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步入了群众文艺的正规化、标准化发展阶段,培养出了一批文武场面的梨园新秀,成为景泰群众文艺的一朵奇葩。1962年,寺滩公社在永泰城举行了为期九天的物资交流大会,永泰秦剧团演出了《赵氏孤儿》《铡美案》《三滴血》等三十多部戏剧,把交流会的气氛推向高潮。这既是一次物资交流大会,又是一次古城空前的文艺交流盛会,艺术成果之高,轰动了四面八方。直到今天,永泰人民还在回忆赞叹。“文革”开始,秦腔等传统历史剧禁唱,在“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号召下,永泰秦剧团转型排演革命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血泪仇》等革命戏曲搬上了永泰戏台,一年四季,逢年过节,台台都是样板戏。难怪十里八乡的人们都说:永泰戏台不唱戏,一唱就是《红灯记》。可见当时群众文艺是多么单调啊!

群艺春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秦腔等传统戏曲解禁了!戏城永泰沸腾了!人们忙着搬戏箱、晒戏服、配乐器、抄剧本……男女老少奔走相告“又让唱老戏了!”一时间,永泰、永川两村的老中青秦腔爱好者组成了六十多人的业余秦腔剧团,由老艺人安维刚任团长。在永泰城内集中学习排练,村上无条件地支持,演员们全身心的投入。经过两个多月的辛勤演练,这年春节,把《大升官》《四进士》《铡美案》《赵氏孤儿》《牧羊》《五台会兄》等二十多部精彩的本戏和折子戏搬上了戏台,让古城人民享受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欢度了一个喜庆祥和的戊午马年。

随着景电一、二期工程的建成移民,永泰由一个古镇衍变成了永泰、永川、永丰三个行政村,永泰秦剧团演变成了永泰、永川、永丰三个业余剧团。但是始终秉承“同乐同娱、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德艺双馨”的古城精神。目前,三个剧团共有业余演员160多人,能够演出各种秦腔剧目30多本。1997年、2002年、2018年春节,三村秦剧团分别在永川、永泰、永丰举行了盛大的秦腔汇演,受到了广大永泰父老乡亲的热烈欢迎和一致赞同。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随着多种文化艺术和影视传媒的普及,曾经辉煌一时的传统戏曲受到了极大冲击,秦腔发展跌入低谷。但是,勤劳朴实的永泰人民仍然挚爱着他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秦腔,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他们不舍不弃,钟爱有加。

风雨沧桑忆往昔,岁月如歌铸辉煌。衷心祝愿永泰秦腔像一朵祥云永远漂浮在古城上空,启迪新时代永泰人民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1978年,同乐社第四代传人高攀月、曹海生老艺人演奏唢呐、三弦。

新闻推荐

景泰法院首次组成7人合议庭审理重大刑事案件

本报讯(记者乔斌)近日,景泰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首次组成7人合议庭,对被告人东某某诈骗一案公开审理。合议庭成员由3名...

景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景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