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壮农牧业“筋骨” 景泰县农牧业工作侧记特约通讯员 王兴玲
2017年,景泰县大力推进特色生态农牧业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县农牧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县上全力抓好高效农田节水示范推广工作,积极开展了以顶凌覆膜为主的旱作农业示范建设项目。全年完成推广高效节水面积36万亩,完成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面积10.03万亩。同时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抗旱小麦、胡麻、娃娃菜、藜麦、饲料玉米等作物新品种55个;试验示范病虫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玉米增株减穴、盐碱地磷石膏应用、抬土造田改良、降解膜、有机肥等新技术新材料12项次;完成测土配方施肥80万亩次;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66.75万亩,特色林果面积达到27.4万亩。农机总动力达到64.66万千瓦,农业机械总值达5.93亿元,农机具配套比达1:3.75以上,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1%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到18万吨以上,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12.27亿元,年增长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到9826.5元,年增长9.5%。
县上积极鼓励引导养殖场(户)按照人畜分离、规模经营的原则,建设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清洁化的养殖场。今年,全县完成禁养区搬迁户10户,新增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5个,实现肉蛋奶总产量6.2万吨;饲养量分别达猪45.3万头、鸡142万羽、牛9010头、羊147.6万只,奶骆驼、黑毛驴存栏量分别达到105峰、1300头,实现肉蛋奶总产量4.93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利用率达到85.5%。按照“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16字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并于2017年8月31日成功举办了全国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扶贫工程景泰现场观摩暨战略研讨会。全县发展水产养殖面积7200余亩,抬田恢复耕地1200亩,改良治理盐碱地10000余亩,投放各类鱼苗鱼种198万尾、南美白对虾2000万尾、河蟹1.5万尾,水产品产量达到120万斤。
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2家(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32家。龙头企业资产总额超过28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左右,纯利润2.2亿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46个,家庭农场达到156家,带动非成员农户30380户,创建全国农民示范社10家,省级示范社71家,市列示范社134家。推荐申报认证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5个,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2%,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
全县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1个、无公害产地15个,绿色食品企业14家、产品29个,有机食品企业3家、产品7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景泰枸杞、条山梨),三品一标认证产地面积总面积29.2万亩,超过全县食用农产品生产规模或面积的50%。县上积极组织认证企业、合作社参加国际农交会、东盟农博会、绿博会、农产品加工洽谈会、甘肃农博会。该县“黄河石林牌”枸杞、“菁茂牌”有机甘草羊肉、“景卉牌”蜂蜜、“佳田牌”食用油、和尚头面粉等品牌农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知名度不断提升。全县龙头企业取得国家专利3项,拥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有3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著名商标1个;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的企业有6个。
新闻推荐
近年来,景泰县草窝滩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农旅融合为重点,积极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特约通讯员俞宝荣摄...
景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景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