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变害为宝 变废为宝 景泰盐碱治理帮2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白银晚报 2017-09-01 11:22 大字

本报记者张萍文/图

利用盐碱水和盐碱地景泰实现渔业大发展。

景泰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高扬程灌溉农业区,但因历史局限,每年盐碱回归水达4000万方,土壤盐分大量积存地表,危害农作物生长。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景泰利用盐碱水和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既实现了“变害为宝、变废为宝”的目的,也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碱水鱼虾养殖的空白。

目前,全县近27万亩耕地受到不同程度地盐碱化危害,并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蔓延。其中,中重度盐碱地16.3万亩,弃耕撂荒地6.5万亩。草窝滩、五佛、上沙沃、芦阳、一条山等乡镇的土壤盐碱化尤为严重,特别是地势低洼区域每100厘米土体含盐量达到0.7%—2.0%之多,昔日的良田沃土变成了“夏季水汪汪、冬天白茫茫”的荒芜之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盐碱不除、穷根难拔,脱贫难成、小康更难建”。2015年以来,景泰县开辟了一条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水产养殖的新路子,即主要通过“挖渠疏水”的办法排碱。2016年,景泰县在盐碱危害区利用盐碱回归水和撂荒弃耕地发展水产养殖,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了“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渔农并重、修复生态”的16字工作思路,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6年,景泰县先后在草窝滩、五佛进行了盐碱地治理水产养殖试验,投放的5万尾虾苗,成活率达60%以上,产量达415斤;鲤鱼、鲫鱼、鲟鱼等品种,在盐碱水中生长正常并安全越冬。试验证明,该县盐碱水不仅适宜鱼虾养殖,而且养殖的鱼虾品质好、味道鲜,尤其是钙铁锌硒等成分含量高于平均值6倍以上,市场反应良好。同时,在盐碱区开挖鱼塘后,周边耕地的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土壤盐分也淋溶到鱼塘之中,再造新田耕作层的PH值由8.8下降至8.2,盐分由1.40%下降至0.60%,符合多种耐碱植物的生长。开挖100亩鱼塘,可抬田造地60亩,周边耕地也可恢复耕种,有效遏制盐碱扩大趋势,起到“挖一方池塘,改良一片耕地,修复一片生态”的作用。

景泰县委书记李作璧说,在生物治碱的同时,景泰县还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着力打造“3个千亩示范基地”。在草窝滩镇三道梁村,建设盐碱地渔农综合开发利用千亩示范基地,现已开挖水域面积520亩,建成高位虾棚2座。抬田种植耐碱作物120亩,栽植绿化树木2000棵。目前正在按照规划抓紧建设;在五佛乡兴水村,利用撂荒弃耕的盐碱地,通过土地流转,计划建设南美白对虾高产高效养殖千亩示范基地,现已建成高位温棚养虾池17亩,普通池塘1000亩;在五佛乡泰和村,计划建设大水面高效低碳流水养鱼千亩示范基地,现已开挖大水面260亩,基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目前,示范基地的鱼虾生长良好,9月底可投放市场。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景泰利用盐碱水和盐碱地发展水产养殖,既实现了“变害为宝、变废为宝”的目的,也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碱水鱼虾养殖的空白。目前,已投放各类鱼苗鱼种198万尾、南美白对虾2000万尾、河蟹1.5万尾。预计年底,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120万斤,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全县抬田恢复耕地1200亩,改良治理盐碱地7000余亩。通过开发渔家乐、观光垂钓、生态采摘,极大地带动了乡村旅游,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让贫困群众通过发展水产养殖业、流转盐碱地、在企业或合作社就地务工等途径,多渠道增加经济收入。目前,全县碱水养殖共有19处,投资企业10家,辐射带动贫困户1600余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和多方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累计带动盐碱区2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

新闻推荐

窦融归汉传佳话 孔奋清廉留美名

本报记者张泽三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大批农民失去土地,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加上王莽所建新朝期间,随着一系列操之过急的新政实施,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触动了大豪强与上层官僚的既得利益,进一...

景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景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