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龄保安能否保“安” 本报记者 贵富堂

白银日报 2017-08-25 09:27 大字

保安,在多数人印象中,应该身强力壮,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保卫大家安全。但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白银市城区大部分小区都存在着保安年龄偏大的现象。

记者调查发现,小区的大部分保安年龄都在55岁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了65岁以上。尽管大龄保安们和蔼可亲,也认真负责,但有业主担心,由于身体状况受限,他们真的能保“安”吗?

现象:50至60岁年龄段很常见

记者走访了城区多个小区,发现保安大多是中老年人。不仅旧的小区如此,一些新建小区也存在这种情况。

位于上海路的一个老小区,门口值班室里坐着一位看上去有60多岁的大爷,每当有陌生人进入,他都要上前询问。这位大爷告诉记者,他是没事干才过来应聘保安的,他的同事最年轻的也要50多岁。

而在市区一些新建的小区里,保安的年龄也普遍“偏大”。位于西区的泰瑞豪庭小区有5名保安,其中有的保安已经60多岁了,5名保安中有的是退休人员,有的是从农村来的打工者。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在白银市除了一些特别高端的新小区外,很多小区招的都是年纪偏大的保安。目前保安市场较为混乱,招聘门槛都非常低,入职时没考试也没体检过,直接就上岗了。”

问题:巡逻没问题,熬夜受不了

在西区某小区当保安的吴军今年已65岁了,现在月工资1450元。吴大爷没有不良嗜好,干工作兢兢业业。他说,他只能看看大门,收个快递。

“我老家在景泰县中泉乡,现在跟着儿子在白银生活。儿子现在的房子是靠着干装修生意攒钱买下的,日子也过得不容易。干保安比较轻松,在亲戚的介绍下我就干起了保安。”吴大爷笑着说。

“干保安这活,年龄大了确实吃力,上夜班就很痛苦。晚上只能简简单单的出门巡逻一遍,如果发现偷盗事件的也只能报警,就连跑着撵一撵贼也干不了。”吴大爷说,“如果我是业主,也更愿意用物业费来养活年富力强又有责任心的保安。”

吴大爷的看法也从业主的口中得到了印证。“小区的保安平时解决发现一些小问题就不错了,如果遇到小偷或者坏人的话,肯定也不能全指望这些保安。”业主王女士告诉记者。

探因:钱少没前途年轻人不爱干这行

记者了解到,年轻人因待遇低、工作苦、没前途等原因不愿干,即便来了也容易走,只有年纪偏大的保安比较稳定。

关师傅曾经在泰瑞豪庭小区干过一年多时间的保安,他坦言物业公司招聘大龄保安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现在白银保安的待遇普遍都不高,一千多元的月工资对年轻人来说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证,谁还愿意干这个。”

认为“保安没前途”是导致保安“高龄化”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白银的物业公司一般都是开发商自己成立的,都是属于比较小的物业公司,年轻人来这里百分之九十没有前途。”关师傅说。

关师傅还告诉记者,保安工作时间长,还要轮流上夜班,这也让年轻人难以接受,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在很多年轻人的观念中,保安是很单一的工作。“有一次,我收缴一辆小车的停车费,但没想到司机不但不缴费,更是恶语相向。”关师傅感叹说,“你说年轻人怎么会愿意做这行?”

声音:有人支持但更多人表示担忧

对这些“大龄”保安到底能否保小区安全,居民评价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年纪大的保安做事不容易冲动,责任心强,工作负责。反对者认为万一出现什么紧急情况,大龄保安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保安是服务行业,年纪大的保安遇事不易冲动,会处理与业主的关系,不要求太高的工资。另外,年纪大的保安杂事少,不像年轻人朋友多、应酬多。”家住泰瑞豪庭的陈先生支持大龄保安,他对中老年保安提供的服务比较满意。

“有的保安年龄很大,看着身体挺好的,但毕竟岁数在那里放着呢,平时看个门,巡个逻还行,但如果真正遇到突发紧急情况,他们就没办法及时有效处理了。”家住金色华府的李浩说。

还有的居民看法则比较中立。“保安是服务行业,中老年人有他们的优势,年轻人也有优势。再说了,保安只能提供诸如维护秩序等最基本的服务,如果真要遇到棘手的事情,还得靠警察。”家住滨河小区的李先生这样说。

采访中虽然业主们持不同意见,但是大多数业主表示,还是担心大龄保安的安保能力。

建议:可尝试“老少配”组合

广大业主希望小区的保安年富力强,但年富力强的保安又要求有好的待遇,这确实是一个矛盾。对此,广大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市民张宁表示,年轻保安体力好,但责任心不强耐心不够;老年保安体力不如年轻人,但责任心强、有耐心。综合考虑可采用“老少”相结合的办法,争取让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达到相互满意、共赢的局面,最大限度维护小区安全。

市民韩明也认为:保安可以老少合理搭配,取长补短,才能更大限度维护小区安全。白天由老年保安看守大门,晚上由年轻保安负责巡逻,相互弥补,这样能更大限度维护小区安全。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市民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也是最具可行性的。因此,我们不妨尝试“老少配”组合,让市民生活得更加安全舒心。

新闻推荐

盐碱地里来“寻渔” ——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走笔

曾经有一句歌谣“水在低处流,人在川上愁。风沙不断头,十种九不收”形象地写出了千百年来景泰川人民面临的风沙干旱困境。而景电工程的出现,改变了这种困境:黄河水被提上高山、灌溉农田、浸润家园...

景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景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