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川里尽欢歌——景泰县立足地域环境特点发展现代养殖纪实本报记者 韩贵勤
昔日被迫弃耕的盐碱地,如今通过采取“挖塘降水、抬田造地”措施,取得池塘养鱼虾、塘埂种庄稼的可喜突破,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景泰县立足本县地域环境特点,大力发展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现代养殖,在养殖上大力实施100万只羊、100万只鸡、20万头猪、1万头牛的“1121”工程,并成功开辟出一条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的脱贫致富之路。
今年,景泰县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户)25个,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场1个。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累计达到2038个。全县生猪、肉羊、家禽和牛饲养量分别达到20.6万头、105.3万只、106.2万只和4120头,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02万吨。目前建成池塘水域面积1200亩,投放鱼苗7.5万斤,投放对虾苗25万尾。
芦阳镇的寺梁村养殖小区规划面积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面积3万平方米,包括标准化羊舍50余栋、配套办公室14间。区内共有兴盛养殖等专业合作社3家,成立芦阳镇羊产业协会,其中常顺养殖专业合作社注册的“昌林山”精品羊肉商标获得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养殖小区坚持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重点在“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养殖方式、延伸经营链条”等方面下功夫,大力推行统一收养、统一引畜、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四个统一”科学养殖方式,探索发展以养殖、繁育、育肥、贩运为主的一条龙经营模式,连续从周边省、市、县引进肉质好、繁殖能力强、易饲养的小尾寒羊、滩羊等优良品种。目前,小区内羊只存栏量达3万余只,年出栏量可达10万只,销售收入可达5000多万元,纯利润可实现600多万元,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
位于红水镇的红砂岘生态农业10万羽蛋鸡养殖场,占地30亩,突出现代畜牧业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特质。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养殖场按照产业化、标准化要求,用高新技术手段和先进设计理念,建设高标准、高效能、环保型蛋鸡绿色养殖示范基地。建成标准化蛋鸡饲养车间三栋6000平方米,蛋库、料库各500平方米,消毒通道300平方米,购置安装蛋鸡饲养中央捡蛋和清粪等自动化设备,年养殖蛋鸡10万只,可年产无公害鸡蛋1660吨,销售收入达到2080万元,年利润287万元。“红砂岘生态农业10万羽蛋鸡养殖场,按照‘基础设施先进适用,资源循环利用,喂料、饮水、清粪机械化、自动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总体理念建设,在白银市及甘肃省蛋鸡产业发展上起示范带头作用。”红水镇红砂岘村党委书记周文成介绍说。
“通过试验证明,景泰县盐碱水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及大宗淡水鱼类。”在五佛乡晋成现代立体生态农业示范点,养殖户捕捞试养成功的南美白对虾,看着满篓活蹦乱跳的大虾,养殖户周晋成乐得合不拢嘴。五佛乡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000亩,是集垂钓、观赏、品鲜、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型渔业生态旅游基地。晋成现代立体生态农业示范点位于示范区内,目前已建成标准化鱼塘68亩,虾塘1个。示范点内采用中高密度养殖,养虾池塘每亩产量可达500斤以上,每亩纯利润1万元以上。养殖鱼类品种生长良好,养殖鲤鱼、鲫鱼、草鱼等传统鱼类亩产量可达2000多斤,每亩纯收益4000元以上。在晋成现代立体生态农业示范点有效带动下,五佛乡积极招商引资,计划开发盐碱地1200亩,开挖建成水面面积600亩的生态养殖鱼塘,发展水面种稻、稻下养鱼等新模式,着力推进生态经济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强县富民奏强音——景泰县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纪实特约通讯员黄亚琴
今年以来,景泰县全力实施工业大县、农业强县、旅游名县“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
景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景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