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袭来 “海绵城市”让人期盼
本报讯(记者乔斌)8月下旬的一场暴雨,市区109国道与天津路因道路积水中断,市民趟水过街,大量车辆抛锚、受损,这样的场景今年在白银市景泰县也发生过。逢雨便“海”,这背后原因是什么?什么方式能够减轻这种“水灾”?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城市发展阻断雨水自然排退
8月23日凌晨,市区109国道与天津路路段产生大量积水,不少车辆在水中抛锚。经调查,产生积水的原因主要为附近村民为了用污水浇地,用沙袋将排水管网堵住,导致上游污水无法从管网排出。采访时,甘肃农业大学工学院郑伟副教授认为,从这一事件能看出,随着城市的发展,原来主要的排水方式即自然下渗,因硬化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减弱,而次要的排水管网、泵站等,担负起了排水重任,这显然已超出了现有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
“以前,城市多是裸露的地面。降雨时,雨水除了可以通过管网排走,还能通过土地、绿地等自然的方式渗透到地下,快速被吸收。但是现在,城市单一地通过下水道等非自然的排水管网来排退,压力可想而知。”郑教授说,城市中可以自然吸收雨水的“天然海绵体”被破坏了,一旦发生强降雨,就会出现多少下水管都不够用的情况。
建设滞后排水管网欠账低级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硬化面积过多外,如今担任城市防汛重任的排水设施也同样面临诸多问题。目前白银市城区排水标准较低,多数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还存在排水系统老化、更新难等问题。
此外,在白银市城市用地规划与排水规划,两者还存在不衔接的问题。规划过程中,很少考虑土地和地表径流的关系,没有考虑雨水排水的出路,更很少顾及雨水的综合利用。城市绿地虽是难得的透水地面,但绿地的位置通常都高于道路,许多地段的道路绿化还热衷于起微地形,不仅无法吸收附近的雨水,反而增加了道路排水的压力。
“海绵城市”更多雨水吸收利用
那么,如何告别“晴天就旱、下雨就涝”的问题呢?近年来,“海绵城市”这个概念应运而生。
对于“海绵城市”这个新概念,记者翻阅资料了解到,顾名思义,就是让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缓解城市内涝,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干旱缺水时再将蓄存的水“释放”加以利用,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缓解城市缺水现状,让城市逐渐回归自然的水循环处理方式。
据了解,河湖、湿地、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吸水的屋顶,都可以成为城市中的“海绵体”。雨水先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剩余部分再通过管网外排,两者相结合,能很好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如今,甘肃省更是将建设“海绵城市”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年1月6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实现“自然渗透、自然积存、自然净化”的目标。到2020年,甘肃省年降雨量在150毫米以下的设市城市建成区5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其他设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城市严重内涝积水点基本得到解决。到2030年,所有设市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对此,郑教授认为,白银应该结合新建小区、公园绿地、停车广场等设施的建设,将绿网、水网、路网有机结合,推行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植草沟等措施,更多地增强公园和绿地系统的城市海绵体功能,就地消纳、收集雨水。“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省内城市排水及蓄水功能将得到大大提升,再遇到暴雨时,市民将会彻底远离‘看海\’模式。”郑教授说。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红水镇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城区日转运吨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成运营,城区路网、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配套跟进,县城规划区面积扩大到.2...
景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景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