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解难题——景泰县“十大行动”助力***工作纪实特约通讯员 黄亚琴
景泰是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60个贫困村、3.47万贫困人口人,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干旱山区、盐碱危害区和边远风沙区“三大片区”。面对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的现状,景泰县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将“三大片区”作为***主战场,大力实施“十大行动”,谋划实施了兴水利、护生态、治盐碱、夯基础、育产业、抓搬迁等一批战略性脱贫工程,破解扶贫开发瓶颈制约,助力精准脱贫工作向纵深推进。
近年来,因景电工程有灌无排致使地下水位持续抬高,景泰县土地盐碱化以每年6000亩的速度不断蔓延,因碱致贫、返贫人口占全县贫困人口的29%。盐碱不根除,庄稼长不出来,农民随之贫困,土地盐碱化成了盐碱区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
为了破解土地盐碱化难题,景泰县积极展开了土地盐碱化综合治理,通过工程排碱、节水灌溉、生物治碱等多种治理方式,走出了一条盐碱化治理的扶贫攻坚之路。
2016年初,景泰人民盼望已久的草窝滩镇治碱排水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是在双联单位省委办公厅努力下引进的,项目总投资1670万元,分两期工程进行。一期治理工程完工后,可恢复草窝滩2.03万亩耕地,解决2350户1万余人的脱贫致富问题。二期工程解决白墩子、芦阳、五佛等盐碱区的盐碱问题,使盐碱区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盐碱危害。目前,排碱涵洞即将打通排水,国土打井实验项目已完工。
今年,该县提出了“挖塘降水、抬土造田、渔农并重、治理盐碱”的思路,决定利用盐碱回归水发展现代渔业,带动农民增收。通过鱼虾试验点,发挥带动作用,以点带面,景泰县已带动全县30户养殖户发展水产养殖,解决就业500人。到年底,争取推广发展现代渔业水面面积3000亩,到2020年推广发展现代渔业水面面积达到5万亩。
寺滩乡是一个典型的山灌结合农业乡,山区极度干旱缺水。正路镇属纯山区乡镇,除少部分耕地利用井泉灌溉外,绝大部分都是旱沙地,加之近年干旱少雨。针对山区干旱这一问题,景泰县大力实施三大“旱变水”工程。
实施黄崖坝现代有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总投资3.15亿元,设计土地规模4.8万亩,分三期建设可开发水浇地3.62万亩,项目整体建成后,将解决干旱山区1.1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建设灌溉面积2万亩寺滩引水工程,发展薰衣草、油料牡丹、油菜花、黑枸杞等高效节水观光农业,工程估算总投资1.19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2017年6月竣工。大力推进***正路提灌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带动农户发展文冠果、玫瑰等经济林果,附带解决18963人的人饮问题。工程预算总投资4.2亿元,目前正在进行可研立项,争取10月份开工建。
边远风沙区是景泰县贫困人口主要集中的特困片带之一,由于受风沙侵袭,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为此,该县坚持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前提,将生态建设与***相结合,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条主线抓林业生态改善。实施以村镇绿化、农田林网、荒山造林、治沙造林、封禁保护为主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8.4万亩。营造以风沙区、盐碱区农田骨架林网恢复为重点的农田林网1万亩,辐射基本农田50万亩。发展林草间作、林药间作为主的林下经济2.9万亩,培育林业龙头企业30家。争取到2020年,林果产业面积和生态防护林面积都达到35万亩,年林业产值突破20亿元,森林覆盖率达到13.5%。
该县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通过易地搬迁、整村推进、整体搬迁、插花安置等多种方式,“十三五”期间计划完成5339户、20735人的安置任务。今年,将集中安置任务620户2818人,涉及寺滩村、喜泉中心村、芦阳石城村、草窝红跃村、上沙沃白墩子村、红砂岘村等6个乡村安置点和1个城镇化安置点。
此外,该县加快推进正大养殖合作项目、省道315线建设、“一城一山”旅游开发、电商扶贫等行动,以基础建设、产业培育等为发展重点,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在扶贫中注重引进产业“引擎”,变“输血”为“造血”,引导群众找准致富路子,多渠道增加收入。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17日,国网甘肃经研院完成《白银中凯景泰永泰50兆瓦风电场接入系统二次设计》评审工作。会议听取了设计单位的汇报,经研院对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及具体的设备配置方案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
景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景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