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数字看变化——景泰县林业生态建设纪实特约通讯员 李建龙

白银日报 2016-06-07 11:47 大字

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景泰县,常年干旱少雨,森林资源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和解决生态问题,多年来,景泰县围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条主线,以“灌区发展特色经济林、更新改造生态骨架林网”为总体思路,加快构筑甘肃北大门生态屏障,用“绿色”音符谱写生态建设引领经济发展的恢弘乐章。

防沙治沙构筑农业生产绿色屏障

自景电灌区建设以来,景泰县通过集中连片、整村推进、多树种搭配的方式,在景电一、二期灌区规划建设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0公里,面积近30万亩的生态经济型绿色屏障工程,完成林网更新改造2万亩,设置刺丝围栏300公里,封育林草12万亩,人工造林4万亩。“十二五”中期,景泰县借助甘肃省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了“百公里绿色通道,百公里骨架林网”工程,按照抓重点、建骨架、配林网的思路,逐步推进景电一、二期灌区生态骨架林带修复工程,先后完成景大公路及二期总支渠、二期总干渠骨架林网营造200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近万亩,辐射保护农田20多万亩,为农业生产构筑了一条绿色保护屏障。

培育新品打造特色林果生产基地

景泰县把大力发展林果业作为打造农业强县的关键性举措,注重把壮大产业龙头、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依托工程营林网,突出特色兴产业,走出了一条国有、私营、个体共同发展,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林业产业发展新路子。目前,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21万亩,其中枸杞8万亩、红枣5万亩、优质梨和苹果3万亩、文冠果4万亩,玫瑰、核桃等1万亩,林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林业经济贡献率在30%以上。在不断壮大林果产业面积的同时,该县还突出品牌建设,先后注册红枣、枸杞、梨等商标40余个,涌现出“景沙红”“黄河石林”“条山牌梨”“枣尚昊”等一批全国驰名商标和知名品牌。五佛红枣、草窝滩枸杞、条山农场皇冠梨等产品在全国多个林产品交易会、博览会上屡获殊荣。

退耕还林开辟生态建设广阔天地

景泰县自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任务41万亩,兑现补助粮款2.25亿元。在严格兑现补助的同时,该县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不合格的区域,进行了全面补植补造,共调运各类苗木462.2万株,完成补植补造面积2.4万亩,做到了“适地适树、应补尽补”。“十二五”以来,该县新增村镇绿化面积3万亩,国家级公益林面积达到60万亩,在不断完善公益林管护机制的同时,大力宣传公益林保护措施和有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乱砍滥伐和非法侵占公益林林地及其它林地资源等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做到发生一起,打击一起。截至目前,全县林业用地170万亩,森林覆盖率12.74%,年林业产值达8.8亿元,实现了林业由单纯生态型向生态经济型的转变,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昔日荒滩秃岭,今朝绿染山川。如今的景泰,蓝天、绿地交相辉映,绿树、花草错落有致,人们清晰地感受到,树多了,草绿了,水清了,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良好环境。

新闻推荐

景泰县严防违规操办“升学宴”

景泰讯(特约通讯员李娜)景泰县早预防、早提醒,多举措严防违规“升学宴”等不正之风,积极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社会新风。该县坚持早提醒、严督查,深化源头治理,摸底掌握各单位、各部门党...

景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景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