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滩完小的四位王老师
四位王老师同姓不同宗,同教不同村。可是,在同一年同时有人头上都多了一顶很沉很沉的“帽子”。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这句话是古人说过的至理名言。细细揣摩,还真是观察细致,总结精辟。村上的老农张凤鸣常说:“多说话,惹人骂。”还是很有道理的。
1956年7月,我和村上小学毕业的6人同时被大滩口完小录取了。女生杨树秀、火菊兴、杨报兰,另有杨发春、曾会堂,同班毕业的田种兰考录于福禄水完小。黄崖小学校长苏永统为这一年100%的升学率很是高兴,曾多次说过,这一届的学生给我们争了光、争了气。为此,该校的数学老师王得华因名气人气调入了高一级学校——大滩口完小任教,从此这个学校就有了“三王”。这个学校原有两位王老师,人们分别称作“大王”“二王”,此说与扑克牌有关联。
“大王”老师王德祖,正路乡砂河井村人,高小数学教师,因年长,背地里被别人戏称“黑王”。“二王”老师王万秀,喜泉乡福禄水村人,教导主任,因岁数小于前者称“二王”,因是共产党员,背地里戏称“红王”。之后,王得华调入,就只有被人们称“小王”了,因比前二位岁数小,背地里“小王”被称为“尕王”。从此就是:“大王”“二王”“小王”。
1957年春季开学,又调来了一位王老师,名怀连,高个子,学生们称他是“王大个子”。王怀连老师授五年级甲班语文课,他给学生们教写草书,为此也引起了一些老师的非议。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多次给我们说曾经在《甘肃日报》上发表过文章。我很羡慕也曾暗下决心:“将来有一天要写文章登载于报刊上。”他任教两个月后就走了,回老家劳动改造,再后来关于他的事就一概不知了。据考,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大滩口学校没有外乡的王老师来此任教。
我们到校报名时,大滩口村的同学,三人一伙,五人一帮的大搞恶作剧:就是逮住外地来的新生,而且是新生中的个子小、力气单的人过“羊粪蛋关”。此关就是让你嘴里叨上一根小木棍,用木棍把羊粪蛋拨进指定的小坑里,或者是用嘴吹进指定的小坑里。被欺负的人趴在地上出尽洋相,一旁看的人拍手大笑。如若不从,他们便出言不逊地说:“来路沙子还想压住本地土。”轻者挨骂,重者挨打,为此便发生一些口水仗,甚至是打架斗殴。因为他们是人多势众,大都胜利而归。我们和这里的“娃娃头儿”是亲戚,所以这一关还是免了的。只有从红岘小学来的几个同学人高马大,后来才知道他们还是篮球队员,本地人一看,机智地选择了惹不过了还躲不过的战术,也就不了了之。而后大家就成了同学,他们还友好地邀请大家去了豌豆地吃豆角、玩耍,正式开课了,大家便相安无事的认真读书了。
“文革”时期,我们也听到了一些传闻。看三位王老师都精神不振,少言寡语、闷闷不乐。而小小年纪的我也经受了一次撞击。有一天的晚饭后,少先队小队活动,在一间学生宿舍里开会,但是没有灯,因为那时的油灯是自备自费的,公共场所里只有这样了。我说:“这里是黑暗而不见光明。”话是说给小队长听的,他是小队长,组织我们开会还小气不点灯。旁边的一个学生说:“你怎么说这里是黑暗?我要去告给老师。”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之后我还是有点后怕。当时我是有意显摆自己,结果险些“祸从口出”。后来我才知道3位王老师是吃了“祸从口出”的亏,那个年月里不该说太多的话。
他们在20年后被平了反、申了冤,摘了帽子,并安排了子女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他们也像父辈一样个个都事业有成。在书稿收笔的一个偶然机会,我见到了万秀老师在落实政策后安排在县汽车队工作的儿子王树理先生,他曾任职甘肃省交通征稽局景泰县交通征稽所所长、书记,现任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局景泰县白墩子2011线、2012线高速超限检测站站长、书记。他的豪爽健谈的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小时候背熟的“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在工作的实践中逐步领会了它的博大精深,这是人生的格言,做人的准则。只有这样在顺境里就不会“得意忘形”,在逆境中更不会“悲观失望”。这一番话,也是他几十年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肺腑之言。之后的一天,我们一行去了他二哥王树泽先生创建在国家级森林公园——“寿鹿山公园”的鹿园观光游览,那里游人络绎不绝,乘兴赋诗《鹿园精灵》以贺之:“养鹿驯鹿盼福禄,志诚何必问天公。心随长风上碧空,一轮明月透金樽。”
为了使那些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精神上不再受折磨,组织上为他们恢复名誉、工作、职务、职称,还安排了其子女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这是何等的光明磊落。现在看一些人的自传体回忆录是篇篇辉煌、件件正确,没犯过错误,没受过挫折,是人是神,让人犯糊。
后来因工作又接触了一些当年被“冤枉”的人,他们很是乐观地面对过去和现在,有时讲讲他们之中的一些“笑话”,而不是骂这骂那、恨这恨那,这是“凡夫愚子”们的事。
王德祖老师治学严谨,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从严治教,一丝不苟。学生们都不因他的“严”而惧怕,都很尊敬他。之后他去了很遥远的边疆农场,此时此刻我把悼念李大钊先生的一副对联稍改后献给大王老师:
您对学生,从深厚中透出侠义气;
学生对您,从亲爱中露出敬畏心。
王万秀老师先后毕业于“大滩口完小”“景泰县简易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始,参加了教育工作,他机智聪慧,文理兼长,兼教音乐、美术、体育,学生们也很喜欢,因他善于管理,平易近人,因此在背地里又称他为“王能”,后回家务农,3年后恢复工作,现在已84岁高龄了。
王得华老师毕业于兰州一中,多才多艺,在大滩学校上学时,任学生会主席,他年轻有为,又擅长音、美、体,学生们对他的才华很是钦佩。之后回家务农,后去引洮工程,又被正式录用,退休于甘肃省公路工程局,定居于兰州。
回忆大滩口完小的四位王老师,走了的永远活在学生们的心中,健在的祝他们长寿愉快,安度晚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琴琴)为维护行业场所的治安秩序,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营造安全、有序的经营环境。8月4日,记者获悉,近日,景泰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社区民警队联合工商管理部门,突击检查了辖区内的...
景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景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