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每滴水发挥最大效益——景泰县发展节水高效农业走笔本报记者 贵富堂 刘萍

白银日报 2015-07-03 08:31 大字

据有关资料显示,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以上。但是目前农业用水浪费很大,自流渠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为50%左右,井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为60%左右。可以说节水的最大潜力在农业用水。

景泰县土地资源丰富,是白银市发展现代农业最具潜力的区域,但景泰水资源匮乏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发展节水型农业在景泰更是意义重大。6月下旬,记者深入景泰县采访发现,在景泰,节水型农业作为一种增产增收的农业技术,已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滴灌节水高产增效

农业以肥而兴、以水而旺。因此,不断应用科技节水方式刻不容缓。近年来,景泰县立足县情,把实施高效节水项目作为保障全县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甘肃农丰源公司正是响应号召,来景泰创业的公司之一。

近日,记者在位于景泰县寺滩乡九支村的甘肃农丰源公司洋葱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滴管带铺设在大田之中,滴灌等综合节水模式在大田种植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丰源公司农业节水效率。

“大水漫灌不仅用水量大,而且浇水时需要雇好几个人来回巡查,滴灌不仅节水,而且浇水简便,只需要推闸、放水、拧开关,就可以了。”说起滴灌方便快捷的灌溉方式,甘肃农丰源公司董事长潘振国很是兴奋。

潘振国是天津人,在山东和甘肃省的酒泉都经营过洋葱种植,今年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在景泰县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流转了近1000亩土地种植洋葱,并且全部采用滴灌进行浇灌。潘振国告诉记者,和普通的大水漫灌相比,滴灌的好处有很多:一是节水。滴灌直接将水滴到农作物的根部,再加上有地膜的保护,能够使水循环于地膜和土壤之间,减少水的蒸发量。与大水漫灌相比,能节约40%至50%水量。二是农产品品质好。以种植洋葱为例,如果采用大水漫灌,就会使长在地表的洋葱泡在水里,不仅不利于洋葱生长,而且洋葱的品质也会降低,长时间储存,还会发生腐烂。三是高产。滴灌能适时调整滴水量,调节棵间的温度和湿度,还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的微气候环境。拿洋葱来说,大水漫灌亩产大约在6至7吨,而滴灌亩产大约在7至8吨。四是节肥。可以将肥料溶于水中,精准地滴灌到作物生长的土壤中。五是省劳力。滴灌可自动控制,大大减少了雇佣人员的数量,也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潘振国透露,由于景泰县区位条件好,再加上气候干燥病虫害少,下一步,他打算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并计划建设一座加工厂,在景泰实实在在干一番大事。

采访中,景泰县水务局副局长柏恒山告诉记者,近年来景泰县在县属内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2万亩(条山农场4.1万亩)。下一步,景泰县将以正在重点实施的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河西走廊沿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等高效节水工程为契机,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农艺节水破解缺水难题

发展农业节水灌溉,不仅要采取节水方式,更需农艺节水措施,这对保持灌区的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家住景泰县喜泉镇北滩村的达朝新今年种了9亩的大棚西红柿。当记者一行到达他的塑料大棚采访时,达朝新正在察看西红柿的长势。说起节水,达朝新一脸开心的微笑。“以前,我种的是玉米、油葵等,都是大水漫灌,由于水费比较贵,再加上比较废水,每年下来仔细一算光水费就是很大的一笔。”达朝新说,现在,种植大棚后,虽说浇水的次数多了,但是由于大棚的保湿功能好,每次浇水的水量却下降了,再加上大棚收入好,比起以前,我的收入增加了不少。

在达朝新看来,景泰气候干燥,降雨少,农业要有出路,农民要致富,必须要在节水上下功夫。

而同样在喜泉镇的南滩村,农户们通过调整种植,也有一本节水账。在该村的一块洋芋地里,洋芋长在铺了地膜的垄上,而每垄洋芋之间都长着“皇冠”梨树苗,村支书陈俊向记者讲述了他们的节水奥秘。“我们村的洋芋种植面积不小,都采用了地膜。比起不用地膜,要少浇一到两次水,而且每次浇水可以节水40%左右。”陈俊说,其实,这些“皇冠”梨树苗才是以后真正的节水“主角”,等到树苗长大后,就不再间种洋芋,而是全部铺设滴灌管道,专门发展滴灌“皇冠”梨产业。

地处景泰县北部的红水镇已属腾格里沙漠南缘,这里的农业用水主要靠景电二期供水工程。由于该镇土地大多为沙土地,发展节水农业在这里显得更为迫切。在红水镇羊城村,在村主任闫立君主持下,该镇正在大力发展玫瑰产业。“我们村现在种了2000多亩玫瑰,其中集中种植的有1000多亩。玫瑰比较适合我们这里的土地,种玫瑰不仅比种庄稼和其他作物用水少,而且3年就可以进入盛花期,到时候收入肯定比种其他作物高出不少。”对于羊城村玫瑰产业的发展前景,闫立君充满了信心。

据景泰县农牧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景泰全县已完成高效农田节水推广面积36.2万亩,其中垄膜沟灌30.2万亩,膜下滴灌6万亩,完成计划任务的100.5%。

如今,在景泰,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节水技术,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渠系改造降低水耗

以前农村在农田水利灌溉方面主要运用土渠道进行输水灌溉,土渠道渗水量大,在灌溉过程中对水资源形成了严重的浪费,景泰县近年来对灌溉渠道进行了衬砌,有效提高了灌溉的质量,达到了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景泰县不少乡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以看到水泥浇筑或石板筑成的防渗渠。

在景泰县喜泉镇南滩村,村支书陈俊对渠系改造的好处深有感触。“渠系改造,不但减少了输水损失,提高了用水效益,还降低了灌溉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回忆起以前的渠道,陈俊说,渠道没有衬砌前,“跑冒渗漏”非常严重,再加上渠道里面长满了杂草,每次浇水,都会把草籽带到地里,不仅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还要花心思去除草,真是费心又费力。

同样,在红水镇镇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幸堂的眼里,渠系改造实实在在节约了不少水。“我们镇的很多土地都是沙土地,土地渗水严重,且水分蒸发量很大,如果没有对渠道进行衬砌,光渗掉的水,每年都可以浇不少的土地。”李幸堂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渠道衬砌都是红水镇节水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目前,红水镇的主渠道已全部进行了衬砌,尤其是最近两年,景泰县还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对渠道进行了重新衬砌和维修。

据了解,景泰县近年来已累计实施常规节水工程(渠道衬砌)1577.75公里。这组看似简单的数字,真实反映了24万景泰人对节约用水付出了的努力和艰辛。

采访手记:

土地资源丰富,却因为水资源匮乏无法充分利用,在景泰采访的短短两天里听到最多的就是“缺水”,如何解决水资源问题对景泰农业发展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一个发展现代农业极具潜力的区域,采访中,记者惊喜地看到了景泰县农民节约用水的新办法,因地制宜的多种节水措施让农业有了新发展,农民的收入增加了,日子越过越好,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景泰县发展现代农业虽然前途仍远,但“小荷已露尖尖角”。随着农业节水工程的推进,这无疑将为景泰的农业发展和农业增收提供坚强的支撑。

▲喜泉镇南滩村“皇冠”梨苗和洋芋间种,等“皇冠”梨苗长大后,全部铺设滴灌管道,专门发展“皇冠”梨产业。

◤位于寺滩乡九支村的甘肃农丰源公司洋葱种植基地,该种植基地全部采用滴灌技术。

▼红水镇羊城村种植的玫瑰,现在玫瑰还没有进入盛花期,为有效利用土地,地里还种植了胡麻。

新闻推荐

中泉镇精准施策力争打赢扶贫攻坚战

本报讯(记者张雪芳)为在2017年实现基本消除贫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平川区中泉镇精心谋划,绘就完成了中泉镇实现精准脱贫的蓝图,确保全镇如期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着力抓好十大农村...

景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景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