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兆文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红山峡

白银日报 2015-06-08 08:32 大字

□黄兆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红山峡谷地处黄河上游,地理环境险恶。最迟在齐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在靖远工作期间,我先后去过红山峡谷两次,那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事。由于涉足,其故事魂牵梦绕,牵肠挂肚,余按照时间顺序予以记载,以飨读者。

观音崖畔有险情黄河龙湾显石林

黄河经过瞭马滩、黄沙湾,像一头巨蟒钻进红山峡谷,奔腾着、咆哮着、怒吼着,以雷霆万钧之势,恨不得一口气冲出漫长的峡谷。当经过白杨林、空心楼、野马滩等河床宽阔处,趋于缓冲,后又憋足了气,沿着蜿蜒曲折的河道,跌跌撞撞从观音崖擦肩而过。

滔滔黄河从南向北流过,观音崖在黄河西岸。其崖高数丈,皆为红沙岩石,站在河东岸远远望去,观音头像轮廓清晰,阴阳线条分明,头部各器官比例协调,略带微笑,慈目善面。近距离看,左脸自然断面跌去一块岩石,形成阴暗,右脸光显;唇下自然断面跌去一块岩石,分出阴阳,还有左眼部皆如此形成并分出阴阳,其头巨大,较为逼真,只可远观,不可近觑,是个几何形图面,鬼斧神工,是大自然的杰作。

下游,与观音崖相连的是景泰县的老龙湾。也就是国家地质公园——黄河石林。此段黄河跌差大,水流西倾。数万年来,随着水力的冲刷,将靠近水面的崖畔岩石切割成拉牌,石崖遮盖去部分河面。河水向西拐流,进入一个大湾,这就是龙湾。

由东岸看黄河石林,如竹笋挺拔,如凌乳倒立,跟随龙湾地形,围成一个半圆,在阳光的照映下,山崖畔尽皆红笋,顶天立地,越发醒目,煞是壮观。

观音崖对筏子客来说是个鬼剃头的关卡,是黄河最险要的“塞头”之一。河上行筏,必须掌略季节,掌握水势。选择在夏秋,雨水多,水量大,河水暴涨可放。这是因为水位超越拉牌,大满贯行驶,尽管波涌浪高,但安全系数相应较大。春冬枯水期水流量小,筏子随水进拉牌过岩道,十分危险,要么撞崖折楫,要么剃去人头,命丧黄泉,身葬鱼腹。

轻流飞跃双旋子穿浪跨过一窝猪

凡是“塞头”者都有很多惊险故事,过了“八道坎”“虎狼洞”,便来到“双旋子”。双旋子地势稍有开阔,两面千仞红岩陡立,险峻突兀,河水主道两侧各有过半亩水面,形成漩涡状,如人的两只眼睛,主河道若是鼻梁,其旋如两个眼圈;又好譬如羝羊的头,主河道经鼻梁穿越,两侧的旋如弯曲的两只螺旋大角,十分对称。排子手要驾驭过“双旋”,就要不偏不倚从鼻梁穿过,稍有不慎,偏及任何一方,都有被卷入漩涡的可能,且由外圈逐渐旋进中央。随着河水主力的推动,双旋加速旋转。有时漩涡中间开洞,黑咕隆咚,大如车轮、笸箩,小如“哨眼”,水即变成立体,形成洞壁,其声如地震闷雷,牛吼天地,翻江倒海;闻其声就如沉雷滚滚,有万钧之势,惊出一身冷汗;观其形,黑洞通地宫,如入龙阙,消去七魂六魄。此前曾耳闻时任公社书记上一年沿水路下基层察看灾情,做了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挑选上好的排子手,且用两排组合,据说那是河水暴发的季节,波涌浪高,惊涛拍岸,过双旋水起蛟龙,经鼻梁处时,两旋飞速转动,与主峰形成水墙,排子如鸟翅扇动,“乡爷”在两排之间打滚,炒了豆子,虽有惊无险,但把魂领了。事后谈排色变,从此再也不走水路!

下游,是一窝猪、歪脖子浪等塞头。就一窝猪而言,此地险处主要在“猪”上。西岸山架很大,嶙峋突兀,从岸旁堆集的巨石来看,“猪”来自一个个悬崖滚下的岩石,其岩石的巨大众多而形成了一“窝”。经判断,由于地震、地壳变化,加上洪水冲刷,将数吨、十数吨,乃及数十吨的巨岩冲入河道,形成障碍,水流撞击,跌宕起伏,造成了次生险要。

货郎被困龟背石乡邮山间鸿雁飞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就有生命,有水便为绿洲。红山峡沿河岸能居住人的地方,先民们创造条件开拓利用,即就是交通不便也不会舍弃。走茨滩有条沿河小路,仅为一人步行,途中有一龟背石悬架于半河之上,一边是滔滔河水,一边是挂不住老爷献不住“盘”的峻峭岩壁,难以跨越。龟背石顾名思义“背”为圆形很滑,两“肋”皆为陡坡,上下无处落脚。先民为了开辟这条路线,在两侧开凿了脚窝,容行人踩爬,但十分惊险,走的次数多了,当地人都习以为常,有惊无险。而对外来人却是一种考验,一种挑战,是一道鬼门关卡。听说早先,有一位货郎子顺着山路来到龟背石处,一看就吓呆了,过,不是,往后退无出路,就硬着头皮试着过,他缩短了担子,踩着脚窝子战战栗栗爬上了龟背石。可怎么下去成了问题,往下一看头晕目眩,试了几次,腿软的够不着脚窝子,但始终舍不得丢掉担担子,只得蹴在龟背上放声大哭,末了望河兴叹!后来听说货郎子等了很久,才等到行人,便将他搭救了下来。

水沟园子是个世外桃源,它处在黄河东岸的一条深沟里,居住着一王姓人家,有数十口人。而进出只有单人行的一条路,羊肠小道,忽高忽低,蜿蜒崎岖。不知他们的祖先是出于什么缘由来到这里定居的,是出于躲避兵乱贼匪,还是出于逃荒生存,不由得叫人深思,难解其谜!当时石门公社的乡邮员王作信就是这个村庄的,那时,胡子拉碴的,有五十左右,但不知他是王家第几代孙。要给这样的村里送信,只有选择这里的人员。每两天一趟,前一天早晨出发,背上邮包,穿上球鞋,拿上雨具,踏上山路,沿途去茨滩、炭窑子、坝滩,最后在水沟园子家里落脚。第二天原途带上信件返回邮政所,每天要走五六十里山路,他早起晚归,不畏风吹雨淋,数十年如一日,辛勤服务于山里的人民,实为不易。

何家金子日进斗御贡特产鸽子鱼

河岸的小村庄,虽为偏僻,但也很有名气,很富庶。就拿炭窑子来说,在旧社会就是富甲一方的地方。此地大都是何姓,来自一祖之后,先祖在这里最初是沙(“沙”音sā,为“筛选”之意)金子的,主要沙水金。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沿河滩摆了数十张床子,高潮时百十号人沙金,号称日进斗金。何家被誉为靖远东门外四大财东之一。民谣云:“张家的土地韦家的房,何家的金子用斗量,顾家的棉花顶上房”。这里所说的何家就是炭窑子何家。下游不远处,是当时双龙公社的仁义村,一张姓人家在兴堡子耕种了半架川,大概有数百顷,民谣中说的就是这户张家。韦家指的是兴隆公社腰站川韦仓连家,那时他们家的庄院修建的就很超前,冬季取暖用的火墙火炕,既干净卫生又暖和实用,远近闻名。棉花顶上房的顾家,指的是响泉顾万兆家,即现在的顾八仙家。听说那时他们家非常富有,车马骡子几挂子,骆驼几练子,砂田若干顷,广种棉花,经商于陕西长安之间。

小口大枣,哈思的梨,黄河可钓鸽子鱼。说的是这一方域的特产名品。小口大枣皮薄肉厚,个大耐储,油气足,口感好。而离小口不远的安卫,盛产油枣,其质相比,更为上乘。

由石门向西去小口,途经一自然村落叫哈思街,也叫哈思堡的。此地元朝时是驻军的地方,主要是守小口黄河要道。看来那时很繁华兴盛,人口之多,形成集镇街道,建有堡子,其遗址尚存。哈思带有元鞑子语,即蒙语,附近还有叫哈思山的。哈思村产有一种梨,质地细嫩,水汁甜美,皮薄脆生,且咬一口隔日而不变色,别具风味,是地方上贡特产,博得宫廷欣赏。

药草山间逢雨长羊肉无膻赶时尚

红山峡两侧群山屹立,巍峨叠嶂,沟壑纵横,满目苍苍,雨点稠时,百草茂盛,郁郁葱葱,其中有柴胡、薄荷、黄柏、甘草、茵陈、麻黄、蒲公英、车前子等数十种中草药生长,为牲畜及其羊只牧放提供了充足的草源,加上羊群在山间的长期走动,羊肉鲜嫩味美,食之大补。其特点是脂白如玉,红白相间,肥而不腻,鲜而不膻,醇而不腥。不管是蒸碗、清炖、黄焖,还是红烧、爆炒都深受人们的青睐,在当地负有盛名,远销北京、台北及邻国。靖远羊羔肉被国家工商部门注册,为驰名商标。靖远和平川即分又合,合合分分,古为祖厉鹯阴,今又平川析离于靖远,同饮一河水,同为祁连脉。靖远羊羔肉即平川羊羔肉也,无非名出不一,实为同宗同源。白银有位著名作家是本地人,对地方情况非常熟悉,牧羊觅食百味中药之草,饮用山涧矿泉之水,便将羊屙的粪蛋蛋誉为“六味地黄丸”,尿誉为“太太口服液”,真可谓生动形象,贴切实在。

靖平人的地方风味小吃,最佳莫过于羊羔肉下糁饭。羊肉糁饭乃是地方饮食结构搭配最恰当的食谱。从主副食上看,正好打了个颠倒,以吃肉为主,每人一碗,不够再添。糁饭摆放在桌子中间,为众人共食,搛糁饭如搛菜一般,因此叫下糁饭。主食盘内放几双筷子为公用,边吃边搛,这种分餐制的吃法,既文明又卫生。如贵客来了,家人问咋吃?有时当着客人面不揭这张牌,而是说吃糁饭。糁饭是羊肉的代名词。在公众活动时,单位负责人安排说“要弄亢(“亢”为靖远、平川一带方言,意指“渴”)呢”,招待的还是羊肉,如前一样为同一意思。吃糁饭即吃羊肉,根据季节或羊羔肉或羯羊肉,久而久之,约定成俗,成为靖平一带人不成文的规定。用这种方法招待人,显得很尊贵,也很实惠。

(图片均为红山峡风光)

新闻推荐

甘肃交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注册号不慎丢

甘肃交建路桥工程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注册号:620400200017548(1—1),不慎丢失,声明作废。车主丁新华的车号为甘D43765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证,证号:620423008657,不慎丢失,声明作...

景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景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