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绿染山川满目春 ——景泰县构建林业生态屏障纪实

甘肃日报 2015-05-13 14:30 大字

绿染山川满目春

——景泰县构建林业生态屏障纪实

本报记者李保荣 通讯员黄亚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被春雨洗涤过的景泰大地上树苗吐翠,百花含蕊,一片片、一弯弯、一层层新绿随风摇曳,一幅绿色生态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景秦县是典型的内陆性荒漠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大沙多,干旱与风沙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为了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国家先后建成景电一、二期工程,把黄河水引到景泰川,景泰人民改善生态环境的持久战在戈壁滩上展开了。随着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和三北工程等林业重点项目的实施,景泰县退耕还林还草,营造更新林网,兴建林果基地,森林资源得到快速恢复和大幅增长。

近年来,景泰县以构筑甘肃中部生态屏障和兰白都市经济圈北部生态屏障为重点,逐步推进一、二期灌区生态骨架林带修复工程。县林业局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14年底,全县森林面积为104.22万亩,其中有林地15.26万亩,灌木林地88.9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2.67%。”

景泰县按照“西涵水源、北治风沙、中保农田、建设绿洲”的林业建设方针,全面构建多功能、高效益的防护林体系——

在西部开展寿鹿山、昌林山林缘区造林,山地丘陵区荒山造林,陡坡耕地退耕还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涵水固土。

在一期灌区按水利工程的干、支、斗、农渠灌溉体系及省道、县乡主干道、村级公路、机耕道交通网络配置不同级别的林带,组成纵横交织的防护林体系,大力发展红枣、枸杞、优质梨、文冠果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

在二期灌区风沙前沿,建立生态经济型防风治沙体系,构成第一道防线。在灌区内部和沙田交界处,通过人工造林,营造生态经济型林草植被系统,形成第二道防线。灌区内部农田防护林网和村庄庭院林形成第三道防线。

近年来,全县紧抓每年造林黄金时节,真抓实干,建成治沙造林示范点40多个,造林面积近2万亩,每年参加植树的干部、群众、学生和驻景官兵在万人以上,累计义务植树达460万株以上。

景泰县立足林业特色资源优势,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兴林富民理念融入特色产业发展之中,走出一条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围绕“生态立县,打造绿色景泰”和“三十万亩林果基地建设”的奋斗目标,把林果产业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已建成以红枣、枸杞、优质梨为主的经济林果产业基地和以文冠果为主的生物能源基地。

为了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景泰县着力壮大产业龙头,延长产业链条,把提高产品附加值作为促进林果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林果产品系列开发,突出品牌建设,先后注册了红枣、枸杞、梨等商标达40余个,并涌现出“景沙红”“黄河石林”“条山皇冠梨”“枣尚昊”等一批知名商标。到目前,全县经济林面积达20.15万亩,年产各类果品14.5万吨,年产值8.8亿元。

新闻推荐

田畴沃野尽欢歌 ——景泰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纪实

田畴沃野尽欢歌——景泰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纪实韩贵勤走进九月的景泰川,香甜的沙地籽瓜、鲜脆的早酥梨陆续上市,整齐的玉米长势喜人,满圈的牛羊膘肥体壮……到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景泰县地处黄...

景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景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