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富民强县:科技在行动本报记者 李峰

甘肃日报 2013-08-13 08:30 大字

富民强县:科技在行动

甘肃省发展县域经济,一是为了让农民钱袋能鼓起来,花钱不发愁,二是希望财政收入多起来,投资建设不发愁。

要实现这两个目标,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是关键。而甘肃省近几年开展的富民强县行动,就是为了让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撑引领作用。

破难题,支持县区科技

前几年,甘肃省各县区的科技工作开展起来很难。县级科研机构很稀缺,科技人员数量很少。仅有的科技人员,也缺少经费和项目去干活儿,更别提用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

这种现象并不是甘肃省独有的,它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因此,引起了国家科技部的焦虑。2005年,在财政部的支持下,科技部筹集了上亿元资金,开展富民强县行动,以支持县级科研活动和县级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甘肃省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遇。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牵头,当国家刚出台这项政策时,就以4个县区的特色产业为依托,向科技部和财政部申请资助。

临洮县的花卉颇有名气,甘肃省就申请科技部和财政部支持临洮县进行名优花卉标准化技术示范和产业开发。兰州市安宁区的桃子产业发展不错,甘肃省申请支持安宁区进行万亩桃基地建设及产业化综合开发。瓜州县养牛养羊有特色,甘肃省申请支持瓜州县进行草畜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及产业化建设。天水市秦州区很多农民种植食用菌、芦笋、特种玉米,甘肃省申请支持秦州区进行食用菌、芦笋、特种玉米产业化建设。

很快,科技部和财政部就把这4个县区申请的项目批复下来,对每个县资助100万元。对科技项目来说,那时的100万元可谓资助力度极大。对一个县区的科技行业来说,获得100万元资助尚属首次。

靠着这笔资助,这4个县区用科技支撑引领特色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从甘肃和其他省份反馈的情况,也坚定了科技部的信心。科技部派人专门来甘肃调研。省科技厅一位负责人根据甘肃省的实践,提出了富民强县行动要采取“政府+技术+农民+流通+金融”的模式,受到了科技部的肯定和称赞。

根据实际情况,甘肃省还把富民强县行动的工作重心放在对大量农民的培训方面。因为只有农民掌握了技术,才能把技术大面积推广下去。

从2005年至2013年,每年甘肃省富民强县行动都获得了科技部和财政部的资助。立项数从2005年的4项增加到2013年的12项,每个项目获得的资助也从100万元增加到接近200万元。据统计,甘肃省共获得立项69项,有60个县区获得资助,获得中央专项经费1.24亿元。甘肃省获得富民强县项目数和资助额,在西部地区名列前茅,不仅超过了陕宁青等邻近省份,也超过了四川、云南等西部大部分省份。

求实效,重在特色产业

甘肃省的富民强县行动与一般的科技行动或科技项目不同。富民强县行动不是单纯地搞科研,而是立足于一个县区原有的特色产业,对这个特色产业中的关键技术难题进行攻关,然后大面积推广。

苹果是静宁县的传统特色产业,为了让静宁苹果产业更上一层楼,甘肃省在富民强县行动中专门向科技部和财政部申报了静宁县绿色果品产业化开发与示范项目。

刚开始科技人员向静宁农民推广在苹果上套袋的技术,但是果农不接受。科技人员于是先示范种植,果农看见苹果套袋后,虫不咬、果形好,价格卖得高,于是很快就接受了,套袋技术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改善了静宁苹果的品质。

科技人员再接再厉,推动静宁县创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在工作中,科技人员先后攻关并推广了抗灾减灾、园地覆盖节水保墒、病虫害综合防控、人工辅助授粉、树体改良修剪、单果综合管理等技术措施,有力地提升了静宁苹果产业的档次。

在市场上,静宁县的苹果因为品质好,要比附近区域的苹果每公斤贵2元钱。静宁县苹果种植面积如今达到每年50万亩以上,年产值约16亿元。在苹果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来自于苹果收入。

在苹果产业带动下,生产苹果汁的深加工企业纷纷兴起。静宁县如今每年实现果品出口约6000吨、果汁约4000吨,创汇约1000万美元。而且,纸箱业、果袋业、发泡网业、贮藏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了起来,成为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通过富民强县行动,静宁县形成了以果品生产为龙头的产业化发展格局,果品基地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A产品基地、出口创汇基地和良好农业规范基地认证4张国家级名片,红富士苹果被评为“中华名果”“中华金果”和奥运特供果品一等奖。静宁县先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产业百强示范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果业发展百强示范县。

在富民强县行动实践中,人们也总结出了一条甘肃省县域特色产业的科技攻关经验。根据静宁县发展苹果产业、民乐县发展紫皮大蒜产业、陇西县发展中药材产业、正宁县发展紫苏产业等多次实践来看,目前甘肃省一个县区原有的特色产业要升级,一般要进行10多项互相关联的技术攻关。这就提醒我们,在今后的县域产业科技攻关和产业升级中,一开始就要注意联合攻关。

定标准,谋求持续发展

富民强县行动不仅提高了农民收入,增加了财政收入,而且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标准化的道路,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富民强县行动中,甘肃省着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农业,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实现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岷县针对目前中药材市场品质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完成了《甘肃省当归药材指标成分及指纹图谱标准》、当归生产技术规程、当归种子质量标准、甘肃道地当归种苗质量标准、当归饮片加工质量标准等当归地方标准。

敦煌市加强鲜食葡萄栽培技术规程和生产标准的修订、完善及推广,组织技术人员制定了《敦煌市滴灌葡萄栽培技术规程》《敦煌市有机葡萄栽培技术规程》《敦煌市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等3项技术规程,还制定了“无核白葡萄”“红地球葡萄”省级标准。

高台县完成了《高台县加工番茄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高台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标准》和《高台县番茄酱生产检验技术标准》。

景泰县取得国家对枸杞产品的认证,通过了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心试验室检测,制定了《枸杞丰产栽培技术规程》《枸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规程》。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当地特色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也抢占了相关产业的制高点,有利于保持并扩大当地特色产业的优势。

据统计,在富民强县行动中,甘肃省受到支持的产业涉及马铃薯、牛羊猪、核桃等数十个行业,几乎涵盖了甘肃省各类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强县行动已成为甘肃省在县区科技工作中最有力的抓手和最重要的资助来源。

近日,参加河西走廊沙产业绿色发展评估会的外国专家来到玉门市的农业示范园区进行考察,并对当地发展沙产业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报记者 郁婕

新闻推荐

聚焦中心任务 攥紧拳头发力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综述

聚焦中心任务攥紧拳头发力——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综述本报记者吕宝林办案和监督力量不断加强,全年立案1460件,查办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违纪违法案件;严查顶风违纪,中央八项规定和...

景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景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