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硕果满枝头 ——会宁县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窦菊 姚瑜杰
低垂的谷穗高唱着丰收的赞歌,茁壮的中药材书写着增收的希望,塑料大棚里蔬菜生长旺盛、果实累累,现代化的养殖小区里设施齐全、羊肥牛壮……九月的会师大地,粮满田、菜满园、果飘香,处处呈现着农业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初秋的阳光温馨恬静,走进韩家集镇袁家坪村李生毅的蔬菜大棚内,茄子、辣椒、西红柿等蔬菜郁郁葱葱,长势良好,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从原来的“务农够吃饭”到现在住上新房,有了存款,李生毅一家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冬天种植耐寒的春萝卜、芹菜、小油菜等,夏天可以种辣椒、西红柿、西瓜等,秋凉时,又开始种植菜花、大白菜。与以往务农相比,蔬菜大棚最大的优势就是“一年四季都能挣钱”。
近年来,会宁县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坚持“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思路,高昂“农”头,突出“特”色,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奏响了一曲产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和谐新曲。
合作社引领增后劲
“合作社从成立起我就在这里打工,既能照顾家里,还能挣钱补贴家用,干得也很顺心,很满足。”皮肤黝黑的陈金娥咧着嘴笑了起来,“在合作社干活,我很安心!”
陈金娥所说的合作社,指的是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发展中通过“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合作模式,为当地群众免费提供种子,将合作社、种植大户与经济能人有效对接,建立经营主体与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吸纳就业、能人引领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增收。
“我们这边老百姓种的杂粮多,品质好,但是销路一直不畅,所以我就注册了合作社,和老百姓签了订收购单,把杂粮收购回来加工后再出售,效益很好。”会宁县祥泽小杂粮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华说。
为了让合作社为产业培育“保驾护航”,今年以来,会宁县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代种代养、订单生产等方式,大力实施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促进合作社规范化运营,为特色产业培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拓展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下转2版)
新闻推荐
会宁讯近年来,会宁县把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位置,按照“培育典型、示范推广、全面发展”和“边建设、...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