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江驿:从“苦甲天下”到美好生活
本报记者陈泳
通讯员宋秉棣
40年前,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包产到户”犹如一声春雷,唤醒了沉睡的中国大地。而就在那时,在距离小岗村千里之外的甘肃山区,一个公社也率先在当地搞起了“多划自留地、包产到户”,成为甘肃农村改革的先进典型。
这个公社,就是当时的甘肃“小岗村”——会宁县青江公社。它下辖青江驿、代家湾等8个大队。1983年,青江公社改为青江驿乡,原来的大队改为村。2005年,青江驿乡撤乡并入太平店镇。
40年栉风沐雨,青江人从种下改革的第一粒种子到驶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经历了划时代的变迁。
率先“包产到户”,让群众不再饿肚子
青江公社位于会宁县东南山区,是改革开放前全县最贫困的地方。“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是1978年以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年收成仅够吃3个月,其他9个月要吃国家救济粮。‘大锅饭\’‘八两粮\’把人吃懒了,心吃散了。”谈起当时的情况,现年87岁的原青江公社党委书记唐俊英记忆犹新。在他看来,不按劳分配、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办法,把人拖穷了,把地拖“瘦”了,把集体经济拖成“空壳”了。
“挖野菜、吃糟糠充饥,艰难度日的情形不时地浮现在我眼前。”“没有上级文件,没有批示,多划自留地,就是违背政策。”怎么办?当时的唐俊英在心里展开了激烈斗争。
1978年7月,唐俊英果断做出决定:给全公社每个社员划分1亩自留地。但按当时的政策,每个社员只能划3分至4分地,多划自留地的做法一时在青江炸开了锅。
当年,平均每亩自留地产出粮食200多斤,基本能够解决一个人半年的口粮。尝到了多划自留地的甜头后,群众务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也更加坚定了唐俊英的想法:唯有改革才有活路,要改就改个彻底——“包产到户”。
为此,唐俊英多次在公社大会上力排众议,并在最后一次干部大会上明确宣布:在青江公社62个生产队全面实行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一消息不胫而走,让全公社群众精神为之一振。
说干就干。1979年的冬天,年近半百的唐俊英带领社队干部,踏着积雪,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和乡亲们商量筹划包干、丈量地块、搭配分地、分发农具牲畜等“群众盼着干”的大事。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家家户户忙于备耕、春耕,发展生产的火热激情顿时在青江大地点燃。这一年,政策好,人努力,气候好,青江公社的夏粮获得了大丰收,人均产粮达到1000多斤,创造了历史上夏粮产粮的最高水平,总产和单产都比往年增长了一倍以上。
能吃饱肚子的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以前,我们都是拿着头巾、簸箕去领粮食,包产到户后第一年,乡亲们用架子车一车一车地往家里拉粮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原青江驿大队中街生产队会计白孝思仍激动不已,“不再饿肚子,天天吃着白面馍,这前后一年的变化实在太大了!”(转6版)
新闻推荐
根据司法部第181号公告和甘肃省司法厅公告,现就白银市2018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报名条件(一...
会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会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