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脱贫路上药香浓
本报通讯员张文广薛俊武
田间地头淡淡的药香随风飘散,惹人沉醉。“去年我家黄芪种的比较好,今年我就种了10亩,根据往年的价格,应该收入好着呢。”“去年我种的党参也比其它粮食收入好。”农户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是县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攻坚的事情。
近年来,会宁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任务,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抓手,以南部二阴山区杨集、老君、党岘、太平等乡镇为重点,集成应用中药材配方施肥、地膜覆盖起垄栽培、间作套种、标准化集中育苗移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增产技术,大力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截至去年底,发展中药材2.9万亩,初步建立起了有针对性的销售产业链,中药材产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早在2012年会宁县杨崖集乡就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突破口,按照“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2016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7000亩,品种也由单一的党参、黄芪种植发展到板蓝根、柴胡、黄芩、牛籽、甘草、金银花、桔梗、秦艽等多品种,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家住杨崖集乡北坪村的田振义告诉笔者,村里药材大多都是零零散散种植,像他这样把一半的土地都种上药材的,还是村里头一个。如今,他已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种药能手,同时还是药材价格信息的“灵通人”。“我们这儿从一开始种药起,政府一直很重视、很支持。今年药种的多,但是价塌了,大家在低价期卖了,把大家的信心打击了。我就把药存了起来,我早知道药要贮存着卖,就在农牧局争取贮存窖的项目,包括以前卖的和现在贮存的一共要20多万呢。”田振义高兴地说。
杨崖集乡作为中药材种植大乡,首先在北坪村进行了示范种植,引导每位有发展意向的贫困农户进行示范种植,让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向种植经济作物转变。同时,该乡加大了对农户的生产资料投入和因减少或禁止使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而造成的减产补贴和种苗款补助,极大提高了产业科技含量,使中药材产业“第一车间”绿色、有机化,促进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会宁讯会宁县树立“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改善民生的支持力度,努力探索以民生为导向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据了解,五年来该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84亿元...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