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脱贫攻坚 青年争先

甘肃日报 2016-05-06 07:26 大字

脱贫攻坚 青年争先

马学明积石山县银川乡林业工作站站长

13年来,他一直在林业生产一线工作,坚持科技培训,着力推广先进实用的林业科技,服务广大林农。特别是结合***,经常深入田间地头,采取讲解、示范等方式传授花椒、核桃丰产栽培技术,组织椒农完成花椒低产林改造6500亩,花椒亩增产15%以上;针对该县实生苗核桃栽植面积大、见效慢的现状,他繁育蛋皮核桃优质苗木5亩、2.5万株。同时指导完成青年林种植1100亩,主持完成了关家川、安集两个乡新一轮退耕还林规划设计,指导完成退耕还林2230亩。先后荣获“临夏青年五四奖章”、临夏先锋岗等荣誉称号。

辛军飞甘肃筑梦慈善公益中心理事长甘肃省“青春扶贫导师团”导师

2012年,他创办宁县陇飞果树栽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参与“7·22岷县漳县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他组织发起“甘肃筑梦慈善公益中心”,设立“筑梦爱心厨房”助学公益项目,募集资金30余万元,重建甘南州夏河县西科小学校舍。2016年,在“暖冬行动”中捐赠爱心物资总价值16万余元。筑梦中心及他个人累计资助孤儿52人。

他所在的公益组织被授予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和甘肃省***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称号。

魏弘金昌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从教17年来,她将“责任”两字铭记在心,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劳动和汗水。聋儿一入学,为了使他们感觉到声带的振动,她让孩子们把手背放在自己的喉咙上,挨个面对面地教,十遍,百遍,千遍,嗓子哑了,喉咙肿了,耳膜也被他们的尖叫声震得又麻又疼,但为了能让孩子们开口说话,即使再大的痛苦,她也坚持。2008年,经层层选拔,她带领两名学生登上了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同时,她承担了金昌电视台《新闻周刊》栏目的翻译工作,成了全市听障人员了解金昌发展的传播者,是他们心中的“最美翻译”。

她先后荣获甘肃特殊教育先进个人、入选中国好人榜、甘肃好人、金昌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吕兆明白银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副站长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从事农业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先后参与了“白银市二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的设计与推广工作,使全市二代日光温室推广应用占到全市日光温室总数的75%。在开展***,培育富民产业的过程当中,与白银区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农业科技服务协议,发展当地的设施蔬菜产业。在会宁县杨集乡的双联行动当中,与当地政府及中药材农民种植合作社积极对接,将中药材种植确定为当地的扶贫脱贫的富民产业进行培育。2015年全乡中药材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000多亩,亩均纯收入达4000元左右。

他先后荣获甘肃省农牧厅经济作物技术推广先进个人、白银市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工作者、白银市农牧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张森甘肃阳光公益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

2002年,他筹建“中国西部首个大学生干细胞库”。2013年,他发起创建甘肃阳光公益志愿服务总队,开展照顾残疾青少年和残疾孤寡老人的行动。2014年,他牵头开展***“喜羊羊”项目计划,号召全国8226名网友、阳光公益团队3056人次,帮助3个国家级贫困县300户贫困残疾家庭脱贫致富。2015年,张森和母亲、妻子3人一同签署了“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志愿协议”,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张森曾获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甘肃青年五四奖章”等奖项,也是第20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得者。

贺玲玲崇信县新窑镇柏家沟小学教师

她大学毕业本有留在西安工作的机会,但她毅然选择了大山深处的崇信县新窑镇柏家沟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这个别人不愿去的学校,她一干就是10年。

在地处偏远山区的柏家沟小学照顾学生远比教学工作更繁重,这儿的留守儿童多,存在的问题多。随着***工作的开展,在做好教学的同时,她将更多的关心、时间和精力倾注到贫困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的身上。

她2013年被评为平凉市“十佳教学新秀”,2014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青年是时代的弄潮儿、创新的生力军。4月28日,甘肃省纪念五四运动97周年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青年争先”工作推进会上,号召广大青年到全省最需要、最贫困的地方去,在广大农村和扶贫工作一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到地方建设和项目攻关的前沿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扶贫攻坚最急需、最紧迫的问题着眼,争当***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事实上,在全省脱贫攻坚战役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敢为人先的青年急先锋。近日,记者将镜头对准了他们: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的农机推广员吕兆明、***“喜羊羊”项目的实施者张森、被留守儿童称为“爱心妈妈”的山村教师贺玲玲……

百十年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而今读来,依旧振聋发聩。青年人的理想与追求,支撑着一个国家的前途与未来。如今,在全省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无数青年勇担时代使命,锐意创新创造,汇聚青春力量,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汇集了强大的青春力量。

本报记者高樯

新闻推荐

【光辉历程】信念坚定何惧路漫长 ——在长征胜利会师地的回望

【光辉历程】信念坚定何惧路漫长——在长征胜利会师地的回望新华社记者屠国玺“是什么力量可以让红军用脚走完两万五千里的路程?”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前,管委会主任杜永胜和35名讲解员每天都要回答...

会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会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