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绍重 一生结缘“医”与“书”

甘肃日报 2015-12-15 12:22 大字

张绍重 一生结缘“医”与“书”

本报记者李欣瑶

在甘肃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每周二、周四上午都能看到一位老人的身影。

在散发着书香的古籍室中,他和年轻人一同研究讨论问题,精神矍铄、声音洪亮,一点也不像八十六岁的老人。

他叫张绍重,甘肃中医药大学研究馆员。张绍重调入甘肃中医药大学时已年过五旬,他在古籍室中一待就是30年。

1930年,张绍重出生在北京。小时候家中有很多父亲的藏书,这些书,是他童年最好的“伙伴”。

13岁那年,张绍重来到了父亲的朋友、现当代著名藏书家傅增湘的家里。傅增湘拥有海量的藏书,其中有很多是珍贵的宋元善本,这让本来就爱读书的张绍重眼界大开。他流连在书海中,自此与古籍结缘。

张绍重曾先后跟随当时被誉为“北京四大名医”的汪逢春和萧龙友为师,跟随他们读书、学医、整理医案。工作后,他也主要负责图书管理、中医药研究和古籍整理方面的工作。

可以说,“医”与“书”是张绍重一生的重心。1970年,张绍重来到甘肃省会宁县,成为了会宁县医院的一名中医医生。

在会宁,由于条件所限,医籍研究和整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张绍重就在为当地群众看病的同时,在医院建立了资料室及病案室,这也为会宁县医院的资料收集和病案分析奠定了基础。

1984年,建校不久的甘肃中医学院急需医学古籍方面的研究人才,张绍重被借调到了学院古籍室,与古籍研究再续前“缘”。这一年,张绍重54岁。

当时的甘肃中医学院建校仅6年,不要说古籍室,就连图书馆也只是一间屋子、几排架子。

就在这简陋的一间屋子里,张绍重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眼中的“珍宝”——中医古籍。

由于原来从事图书馆管理的人员不太懂得古籍管理,一些本该放置在一起的丛书分了“家”,这样一来,不仅借阅不方便,也增加了管理和研究的难度。

这些工作张绍重干起来得心应手,他把原来分了家的丛书放到了一起,还对医学古籍进行了分类。

规范管理后,书架上整齐了,但是却显得藏书越发少了。张绍重开始和同事一起到上海、杭州、北京等地的古籍书店“访书”。

医学古籍对于医学类院校来说,具有很高的教学、研究和收藏价值,特别是珍贵的善本图书,更是教学研究的一笔“财富”。

在张绍重的奔走下,一批具有很高价值的古代善本图书被收入了学校古籍室,其中一本元代刻本的《闻人氏痘疹论》更是整个古籍部的“镇馆之宝”。

张绍重说:“善本图书比普通版本图书更加完整,刻版更为精美,所以有很高的研究和学术价值。”

在张绍重的努力下,甘肃中医学院的古籍室变成了如今的古籍部,古典医籍整理研究工作也更加规范。在丰富馆藏的同时,张绍重还与同事联合开展研究,编辑整理了《兰州地区医疗卫生单位中医古籍联合目录》及《敦煌中医药学集锦》等书。

在从事古籍研究整理工作的同时,张绍重还经常为学校的学生开设内容多样的课程。

张绍重笑称自己是“杂家”,从他为学生开设的课程中,也可以看出一二:美育课、诗词格律基本知识、文献检索、周易与祖国医学等,他把自己积累多年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

1991年,61岁的他从甘肃中医学院退休,但是他给学生们开设的这些讲座、课程,并没有间断。

2005年,由于学院古籍室的需要,76岁的他仍回到了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每周3次为这里的年轻教师提供指导。

这一坚持,又是10年。虽然10年中,他到图书馆的次数从3次减少到了2次,但是每周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古籍部里。

说起现在的工作,张绍重笑着说自己是“被咨询”。在古籍整理和研究中,有拿不准或是不知道的问题,古籍部中的老师都会留下来等张老来了解答。丰富的古籍研究、鉴定经验,让他成为了古籍研究的“活字典”。

如今,86岁的他依然在做自己想做的事,研究、编书、写字、指导青年教师一样都没落下。

而他做的这些事,都与“医”“书”二字密不可分。因为,这是从事几十年的事业,也是他最钟爱的事业。

新闻推荐

震慑常在 党风常新 ——省委2015年第二轮常规巡视整改情况扫描

震慑常在党风常新——省委2015年第二轮常规巡视整改情况扫描本报通讯员李天伦马翔近日,省委2015年第二轮常规巡视整改情况公布。22个被巡视市县(区)巡视整改情况正式出炉,一批在巡视中发现的问题得以...

会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会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