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水利谱写时代华章——会宁县水利事业发展回眸

白银日报 2015-09-08 20:04 大字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制约会宁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伊始,会宁人民发扬“自强图存、团结胜利”的红军会师精神,开始战天斗地、改造山河,先后兴建北川渠、关川渠和西河渠三个灌区,发展灌溉面积3.8万亩。七十年代初,会宁因地制宜,确立了在南部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主,修建水库、塘坝蓄水补充灌溉,在北部干旱川区以建设引黄电力提灌为主,“大、中、小结合,蓄、引、提并举”的“南田北水”建设思路,先后建成小型水库11座,总库容达3672万立方米。1971年持续10个月的大旱,使夏秋作物绝收,仅北部川区就有8万人缺水,此时,靖会工程被“逼”上马,2.5万名强壮劳力每人带一条草帘,几斤麦草,扛一把铁锹,住窑洞,啃干粮,战严寒,抗酷暑,经过一年的连续奋战,72公里的总干渠和峡门干渠全部开挖成渠,1973年10月全部通水,当年即夏灌1.5万亩,冬灌3万亩,谱写了会宁水利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会宁县水利事业犹如春风化雨,成绩令人瞩目,农业生产用水和群众生活用水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1983年“两西”建设开始,该县将靖会工程列入重点改造项目,兴建了白草塬平田整地配套工程、甘沟二期上水工程和关川改扩建工程,进一步扩大了靖会工程的控制范围,覆盖会宁北部6个乡镇的近10万人口,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9万亩。靖会电灌工程建成后,会宁北部灌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滴水贵如油,十旱九不收”的平川旱塬变成了绿树成荫、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的米粮川,人均产粮比上水前增长7倍,人均纯收入增长10倍,还使周边非灌区的24个村、近4万人的饮水困难得到解决。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会宁县相继开工建设了“121”雨水集流工程、集雨节灌、人饮解困、氟病改水、母亲水窖等一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缓解了人畜饮水困难。进入21世纪,该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快速推进,先后建成“引黄入城”工程,改善灌溉面积1.15万亩,并向城区年供水12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城区居民和企业的用水困难。2010年启动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9.05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6万亩,发展雨水集蓄补灌面积0.48万亩,实现了农田灌溉有保证。2013年以来相继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甘沟驿镇岳家沟节水项目、规模化高效节水项目等工程,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93万亩。截至2014年底,会宁县共建成13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有力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引洮工程是会宁水利建设史上的又一光辉壮举,该工程曾于1958年就已开工建设,但最终因当时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被迫于1961年6月停建。2013年11月,引洮一期会宁北部供水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帷幕,这标志着会宁历史上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全面开工,工程总投资87556万元,年供水规模2305.61万立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分水源工程和配水工程两部分,工程建成后,可解决会宁北部11个乡镇2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控制灌溉面积1.7万亩。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可每年为会宁县供水6493万立方米,其中农业供水2495万立方米,非农业供水3998万立方米,工程施工影响范围涉及会宁县19个乡镇、涉及农村人口为49755人。

水利兴,百业旺。昔日干旱缺水的旱塬上,一座座气势恢宏的水库,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灌渠,一层层景色如画的梯田……共同织就了一张水利建设的宏伟蓝图。

新闻推荐

会宁县委组织部切实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

会宁讯今年,会宁县委组织部认真贯彻落实廉政风险防控和“两个责任”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把学习教育作为防控的前提。...

会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会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