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钟家岔:农民人均纯收入缘何一年翻番?

甘肃日报 2013-05-20 21:53 大字

(接1版)

张世东也贷款买了20只羊,加上蓉中村和会宁康之源养殖公司“投母还羔”形式投放的10只基础母羊,张世东有了30只羊。

到会宁康之源养殖公司拉羊那天,张世东吓了一跳,“乖乖,羊是这么养的。”他这才知道,“康之源”和钟家岔村之间的40公里,就是过去不可逾越的“贫富差距”。

统一防疫、统一技术、饲料加工、成羊收购,张世东的羊很快变成了40只、50只……去年下半年,张世东光卖羊羔就收入了1万多元。今年开春到现在,又卖了30只小羊,收入了4万多元。

小羊羔源源不断地出生,现金源源不断地流进腰包。张世东高兴地说,“养羊上瘾呢。”今年,他打算把规模扩大到100只,“一只羊卖1000元左右,100只羊一年就收入10万元。再发展几年,就把整个养殖小区承包下来。”

生出这样的“野心”,张世东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放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然对钟家岔村来说,不仅要“换脑”,还得“育种”。现在的农村有本事的农民都跳出“农”门了,留下的都是弱势群体,钟家岔村也不例外。但是要致富,还得有人。

接下来,蓉中村在钟家岔展开了“育种”工程。蓉中村提供资金,先后3批组织45名青年到蓉中村学习工商管理和小微企业创建,培养了一批既能扎根农村,又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营销能手、创业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干部。

村民刘浩东,2001年从部队当兵回来,就一直在外面打工。当过保安,做过推销,干过安装工,开过熟食店。因为见过世面,所以一直打工他不甘心,可自己创业也没有想象中容易。

为了提升自己,刘浩东参加了到蓉中村的培训。在福建的1个月,学习、参观、讨论、做创业计划书。大家凑在一起,就开始讨论当地有什么资源,能干什么项目。刘浩东每天满脑子都是怎么创业、怎么发展。

创业的激情,在血液里苏醒。刘浩东回来就贷了款、借了钱,办起了惠农超市,还争取到农村信用社的便民服务点业务。现在,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是,刘浩东并不满足于小打小闹。他打算继续发展配送业务,打包、组团销售,把附近的乡村都覆盖了。

“一点一点来吧。”在刘浩东心里已经展开一张大地图,插满了他销售网点的小红旗。

双联对于上钟社村民窦兴林来说,意味着农民第一次有了财产性收入,去年底他分红分到2000元。

2012年6月,蓉中村投入70万元,钟家岔村319户村民以每股500元入股30万元,注册成立了“会宁县蓉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由蓉中村经营,钟家岔村选派代表管理。公司利润15%归钟家岔村,5%归蓉中村,80%由股民分红。

入股之初,窦兴林从没有听说过股份制是个啥,“但是干部上门做工作,我相信不会错的。”窦兴林拿出了1000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入了股。没想到,到了年底1000元变成了2000元,真的翻了倍。不仅是入了股的村民,得到了双倍分红返利,就连村集体也得到了30万元分红,结束了没有村集体经济的历史。

依托着蓉家公司,钟家岔村“小微企业创业园”建起来了。今年初步确定入驻的就有洗衣粉厂、中性笔制造厂、印刷厂、打火机厂等一批村民兴办的小微企业。目前,打火机厂的第一批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了。

现在的钟家岔,人人思发展,个个找出路,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新闻推荐

会宁签约规模创历史新高

本报兰州讯(记者李保荣)在本届兰洽会上,会宁县签约合同项目18个,总投资达92.7亿元,签约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些项目落户会宁,将进一步加快会宁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特别是与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签订的...

会宁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会宁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