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知青的激情岁月之一 插队路漫漫□陆子胜口述 黄贤明整理
题记:这是中国发展历史中的特殊一页,也是时代造就的具有鲜明特点的历史印记。20世纪60年代末期,一群来自城市的青年男女,响应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怀揣梦想,来到偏远的农村,改变人生的轨迹,与农民为伴,战天斗地。现通过口传心诵,摘取百色知青在西林农村生活的片断形成文字。让21世纪新时代的青年了解历史,关注生活,珍惜当下,共绘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1968年,我16岁,读初中一年级。11月的一天,学校集中全校学生听在百色七塘插队落户的先进个人双秀群作的报告,之后进行动员,希望同学们能听从毛主席的号召,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在后来的几天,同学们进行学习讨论。年级班会和学校决定第一批到边远山区西林县、乐业县、田林县的插队名单。名单公布出来,我是第一批到西林县插队的队员。当时的我既高兴又忧虑,高兴的是能第一批到西林县山区去锻炼,让我飞出百色城狭窄的天空,去到更广大的农村;忧的是如果下到县里插队,远离了父母,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家、没有离开过百色城的我,感到思亲的苦和对未来的担忧。12月5日,要做出行的最后准备,妈妈给我准备好出远门的行李、生活用品。她千叮咛万嘱咐,不停地交待着让我注意这个预防那个,但我没听得进一句话,我的心已经如脱缰的野马,飞奔向远方。
12月6日凌晨4点,我就迫不及待地起床了。妈妈早已把早饭做好,行李也装好。我默默地吃着早餐,面对妈妈,不知该说什么好,心情杂乱。5点钟,妈妈送我到学校。校内已是热闹非凡,到处是送别的家长和不谙世事的孩子。家长不停地唠叨,孩子却无所适从。欢送和道别的人群,三五成群,依依惜别。解放牌汽车早就在校外等候,只等学生上车。学校开始点名,每个同学分给一朵大红花和一顶草帽,标志着插队队员身份的转变:学生——知青——农民。
大家按照学校领导的口令,排队上车。
这时,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此时的百色城张灯结彩,一派节日景象,街道两旁站满欢送队伍。伴随着欢送队伍的掌声和锣鼓声,汽车缓缓驶向隆林方向。
道路从直到弯,从平到坡,一路山高林密。小河流水潺潺,路边时不时经过圩镇、村屯。人烟时有时无,如一幅水墨画。由于路面崎岖不平,路窄弯多。有的同学面色铁青,有的同学肚子翻江倒海,吐得几乎不剩。但对未来的憧憬和在欢送队伍鼓舞的亢奋下,同学们忘却坐车的痛苦煎熬。经过6~7个小时的远程奔波,到了隆林县城。听说到西林还有八九十公里的路程。由于山路弯多危险,决定不连夜赶去西林,就在隆林县城过夜。
当晚,插青队伍在隆林的一个学校教室住了下来。大家从自己带去的行李中拿出席子、棉被、枕头,就在学校的教室里和衣而卧。自然也没有哪一位队员叫苦叫累,这是离家的第一个晚上。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餐后,大家赶紧收拾行李上车,马不停蹄地从隆林县城向西林县城出发。一路上,山越来越大,坡越来越陡,汽车在群山中穿梭,不时地惊起晨起觅食的小鸟。山越来越高,天气越来越冷。汽车小心翼翼地往前开,终于,汽车爬到山顶,再慢慢往山下行驶。这时已是接近中午11点。我们从山上看见了西林县城。远远望去,西林县城犹如镶嵌在大山之中的家园。虽然不大,但也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我们到西林县城,感觉人住在大山深处。西林县城四面环山,县城名称是八达镇,建在一个缓坡上,坡底就是驮娘江,围绕着半个县城。县城虽小,样样俱全。县里有商店、邮政、学校、医院、电影院等单位,是百色地区最小的县份之一。这里向西、向南直通云南,向北通往贵州,故有八达之名。
我们一行人在西林县休整三四天。主要是举办学习班和开报告会,宣传党的政策,了解西林的情况,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然后就是将一行人分成若干组,分到大队,再分到小队。队员由公社率领的大队、小队人员各自接到工作的驻地。
我们这一批队员分到古障、马蚌、那佐、那劳、西平、八达六个公社。我分配到西平公社西平大队。第四天早上,公社派来的马帮到了。我把行李递给赶马的社员绑上马背驮着。然后,跟着马队一起走。当时县城到西平公社的路都是山路,还没有公路,一路上翻山越岭,深一脚浅一脚的,脚踩泥巴、爬坡过坎。我们大概走了二三十公里的翻山道路,临近天黑才到克洋村。天黑已经无法继续前行,只好在这个屯借住过夜。次日拂晓,我们又继续赶路,又走了10多公里的山路到西平公社。到达目的地,抛开一路上跋山涉水的艰辛,同学们心情激动,如释重负。看着周围的大山,看着新鲜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开心地笑。大家都怀着美好的理想,为改变祖国的面貌而来,大家对未来充满憧憬,对生活充满信心,干劲很足、兴致很高。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开展主题活动代表履职有抓手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委中心工作,以“三大主题”活动为抓手,组织人大...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