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抓好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果

右江日报 2019-10-25 08:51 大字

本报西林讯今年以来,西林县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坚决打好产业扶贫硬仗,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巩固脱贫成果。

特色产业进一步提升。西林县“5+2”特色产业完成以沙糖桔为主的柑橘类19.3万亩,茶叶11.83万亩,油茶10.6万亩,杉木132.7万亩,蜜蜂22892箱,优质稻3.5万亩,产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2018年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为11575户,未覆盖“5+2”特色产业贫困户554户,2019年有78户新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5.36%。

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强化。目前,全县累计有龙头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6个,家庭农场32个,种养大户179户,带动贫困户5871户,全县44个贫困村每村都有1个以上新型经营主体带动。

创业致富带头人队伍逐步壮大。在2018年认定的155名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基础上,继续培育发展150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已完成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培训教育基地(田阳县)15天的培训,现在正在进行创业阶段。目前,全县已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309名。

全面落实产业发展指导员制。为做好扶贫产业技术指导工作,该县成立县级扶贫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团,32个专业技术人员分8个团负责8个乡镇贫困村、贫困户扶贫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同时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94个行政村每个村设置1~4名产业发展指导员共226人,并完成对其培训工作。目前县级专家团队共培训56期2168人次(贫困人口);94个行政村产业指导员开展产业指导9604户,帮扶贫困户9000多户38000多人发展产业。

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有序开展。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工程,完成全县贫困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建设,目前每个贫困村建有1个服务网点。2019年1月在上海市举行西林沙糖桔线上线下推介会暨西林县农产品进驻上海线上线下销售签约仪式;3月组织县内有农产品生产、加工的新型经营主体参加2019广西“壮族三月三、e网喜乐购”电商节主会场展销活动;8月参加第16届广西名特优农产品交易会(广州)和中国·深圳(第5届)国际现代绿色农业博览会。同时与深圳点筹网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开展订单农业生产,并在网上建立西林农产品特色馆,已有29家西林县商户和合作社入驻“点筹严选”平台,上线农产品41个;与“农迈天下”签订合作和推广协议,实现沙糖桔等大宗农产品上农迈大数据交易;充分利用罗湖对口西林帮扶的优势,实施消费扶贫,与罗湖工会等各单位合作,把贫困户的农特产品进行包装,作为“爱心礼包”,鼓励发动消费扶贫;组织乐村淘、农园汇等本地电商企业线上线下同步销售,不断拓宽销售渠道。

脱贫奔康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县农业农村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在充分调查及征求各园区业主意愿基础上,确定实施具备条件的6个多村连片产业园、43个各类产业园,推动西林县产业扶贫工作向纵深迈进。目前,全县共创建多村连片脱贫奔康产业园5个、水果加工类产业园1个;创建各类脱贫奔康产业园43个(30个创业园、6个就业园、2个托管园、5个多种功能园),覆盖全县8个乡镇44个贫困村,带动更多贫困户发展产业和稳固脱贫。

全面落实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按照上级标准,结合实际计划奖补贫困户3511户,预申报奖补资金共计1132.3135万元。县财政于今年7月3日下发第一批产业以奖代补资金662.81万元,目前各乡镇已收集第一批验收申请,涉及贫困户4318户818.2万元。同时,存在缺口资金的情况,已通过财政统筹整合补充,及时将资金兑现到贫困户账户上。

着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按照就业扶贫车间(工厂式、居家式、种养式、贸易流通式、乡村旅游式)建设标准,积极开展认定工作。目前累计完成认定就业扶贫车间12个,已提交材料正在认定的有10个,力争每个贫困村建设一个以上就业扶贫车间,带动100户以上贫困户脱贫致富。□何国艳

新闻推荐

多方筹资金 穷村焕新颜 记西林县那宾村第一书记梁洁明

“我要将全部身心,投入那宾村的脱贫攻坚工作。”2018年,在百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的梁洁明,克服了家庭、工作、生活各方...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