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续半世纪的亲情与友情 ——百色知青“回家”掠影 □本报记者 韦克家摄影报道
乡亲们在村头欢迎知青“回家”。 “欢迎那来知青返乡”字样的五色糯米饭,饱含着乡亲们对知青的深情厚意。 当年的姐妹重逢。 寻找当年的记忆。 探访当年住过的集体宿舍,是知青们“回家”的活动内容。 当年那来屯知青照片。 (西林县政协提供)
“来了,来了,知青们回来了!”震耳的鞭炮声、锣鼓声和着100多位村民的掌声,傍晚的山村显得分外热闹——西林县那佐苗族乡那佐村那来屯的乡亲们,日前用壮家古朴而隆重的仪式欢迎当年的百色知青“回家”。
知青,泛指有知识的青年。知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当年青年们的理念和信念。据不完全统计,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仅西林县共接收百色知青236人,南宁知青345人。知青到西林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8年12月,百色城的4名女知青到那来屯插队落户。期间,知青们与当地群众建立了血浓于水、兄弟姐妹般的情谊,演绎了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她们在城市里生、城市里长,她们经过了农村风雨的洗礼身体结实了、思想成熟了。光阴荏苒,斗转星移。如今,这批与共和国同龄的知青已经退休。五十年后的今天,知青们仍然忘不了那曾经留下青春足迹的“第二故乡”,仍然牵挂着那些曾经给她们淳朴温情的乡亲,时不时“回家”省亲。在插队落户五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她们又一次结伴“回家”,重续半世纪的亲情与友情。这就是烙印在她们身上的知青情结,这就是铭刻在她们心底的真情和友情。
新闻推荐
本报西林讯2017年以来,深圳市罗湖区卫生计生局到西林县开展结对帮扶援助工作,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助推西林县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派驻医疗专家及驻点医疗队员进行帮扶。2017年4月,组织7名专家进...
西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西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