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小村“卖风景”□新华社记者 胡正航
山路蜿蜒,在距离广西田阳城区40多公里的巴某村村口,驻村第一书记林良胜刚刚送走一批前来观光的客人。
巴某村位于大山之中,海拔约840米,年平均气温18.6摄氏度,气候舒适宜人,但同时也是“十三五”期间认定的深度贫困村。
“以前村里环境差,没有水泥路,垃圾随意堆放,不少土地撂荒。”57岁的村民黄大气说,如今村里铺上石子路,他家的旧房子已经改造成一栋3层的民宿小楼。除了自己居住外,还有3个房间用于接待游客,一年收入近2万元。
为了让巴某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林良胜和村干部广泛宣传,向村民讲明讲透改善人居环境、改造乡村风貌和打造村屯景观的重要意义,积极带领全村推进“三清三拆一改”工作。他说:“巴某村的人居环境和乡村风貌得到改善后,我们便大力推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全村下一步实现高质量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像黄大气家这样的乡村旅游民宿,是由村民和一家企业按照1:1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林良胜介绍,村民们主要负责提供住所、接待、餐饮,企业则负责组织吸引游客等。一年下来,每间房可给村民带来3800元的分红,餐饮等其他收入也归农户所有。
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让此前在广东打工的谭志伟动了回乡的心思。2017年,40岁的他毅然决定返乡发展。两年后,凭借农业银行提供的5万元小额优惠贷款,谭志伟把自家民宿的5个房间精心“打扮”了一番,还种了1000多株三华李。
近年来,巴某村在加强全村乡村风貌改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断推进特色养殖、种植业发展。凭借低纬度、高海拔、温凉气候的独特优势,巴某村着力打造以桃树、李树为主的500亩水果产业基地,既有观赏价值,又能带来经济效益。
回想以往春节过后桃李花海和油菜花海交错在一起的美景,谭志伟记忆犹新。他说:“过个热闹的新年,春天就来了。到时候又有络绎不绝的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住进我的民宿啦!”
同样,利用农业银行的小额优惠贷款,64岁的村民谭有造也把家里打造成了民宿。临近春节,他已经来到易地扶贫搬迁的小区居住,准备和女儿一家过年。
“我家里的民宿有3个房间,一年下来收入不少。”谭有造说,村里的风景越来越美,大家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如果不是因为过年,他和老伴儿都不愿意离开这个“世外桃源”。
巴某村乡村变景区,产业更兴旺,村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林良胜说,目前全村的沿湖景观、民宿改造、农家饭馆、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项目已经投入使用,吸引了约6万名游客前来巴某村观赏游玩,共带来约35万元的旅游经济收益。(新华社南宁1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田阳讯“我们公司第二条生产线刚投产,资金缺口3000万元左右,通过政府牵线搭桥,我们获得银行贷款,解了燃眉之急。”1月20...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