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织密路网 改善出行

右江日报 2019-08-14 08:17 大字

本报田阳讯8月8日,笔者走进田阳县东慕大桥建设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排土车等大型机械正在作业,机器轰鸣,工人忙而有序,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东慕大桥是连接田阳县城右江两岸的一座重要桥梁。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桥及桥面铺装,桥梁完成工程量的70%,预计今年年底可竣工,届时将有效完善田阳县现有的交通网络布局,结束群众坐船过江的历史。

近几年来,田阳县紧紧围绕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中心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各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14年百色至靖西高速公路田阳段建成通车;2017年百色至田阳一级路田阳段建成通车,同年,全面启动“乡乡通二级或三级公路建设工程”,加快实施“奔康路”;2018年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田阳段建成通车……如今的田阳,公路总里程达1028.051公里,公路网密度为42.94公里/百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建设的总估算造价约8亿元的三座大桥,即东慕大桥、东江一、二桥建设项目,全长11公里的三今至敢壮山公路,全长5公里的田州至红岭坡二级公路等,它们的建成也将进一步提升县域通行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格局,实现人民群众便捷出行、安全出行、幸福出行的“基础便民”目标。

“那莫屯距离那坡镇东红村村部6.7公里,是距离那坡镇最远的自然屯。以前屯内都是泥巴路,步行从屯里到村部需要将近1小时,一旦下雨,路面泥泞难行。2016年,县里协调资金修建了从东红村部至那莫屯通屯硬化道路,修好后群众步行10多分钟即可到达村部,出门办事方便很多。”田阳县那坡镇东红村第一书记韦胜说。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田阳县共投资43645万元,按照路面宽度4.5米、路基宽度6.5米的标准,实施通村水泥路96条638.4公里铺建,至2013年已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该县1079个20户以上自然屯全部通砂石以上道路。2016年至2018年期间,该县投入资金2.85亿元实施村屯道路建设,实现207个20户以上自然屯172条380公里的通屯道路硬化、10至19户自然屯通屯路硬化等。

要致富,先修路。田阳县按照“早部署、早规划、早推进”的建设目标,多渠道筹措资金织造村屯路网,解决了农村群众出行难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深入实施提供了基础保障。2018年,田阳县荣获“四好农村路”全区示范县称号,在此基础上,该县加快补齐农村公路短板,加强“四建一通”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力争在2019年成功创建全国示范县。

随着乡村路网的不断完善,农村与城市的交流更加紧密,在发展农村特色产业、规模产业的背景下,解决农村产业路建设成为了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据了解,该县部分村屯地处边远山区,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大多数村屯没有修通产业路,农产品运输十分困难。以前农民在田间劳作,基本靠肩挑背扛或靠牛车、马车来拉,不仅生产效率低,还消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长远发展。

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条件,必须抓好农村产业路建设。笔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2017年该县投入4955万元,实施产业路建设共计46条75.7公里;2018年投入4803.26万元,实施产业路建设共计58条103.66公里;2019年计划投入5521万元,实施产业路建设共计74条134.72公里,截至目前已开工建设22条40.42公里。“毛细血管”式的产业路网建设,加快了农副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城市餐桌上的速度,给农民群众换来了更多的钞票,大大鼓舞了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干劲,进一步推动了该县农业产业发展的进程。

□兰秋琼

新闻推荐

田阳各界青年妇女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

本报田阳讯为了把向黄文秀同志学习活动引向深入,激励广大青年、妇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近日,田阳县...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