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高考 □梁永宏

右江日报 2018-04-21 09:30 大字
 

在我的青春岁月,我参加了两次高考。

1979年,田阳县百育公社百育大队小学高中部毕业后,大部分同学参加了当年高考,不抱任何希望的我与同学们一起走上了七月的考场。这年高考文科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英语六个科目我总成绩160分。时任班主任韦定强老师为我感到骄傲,韦老师说这个分数排名整个考场也就是百育公社参加高考人员的第二名。仅地理一科,我成绩达到60分,其中一道计算中国与美国时差的题目就占了12分,这道题我答对了。解这道题的方法,我是从课外书报《广西科普报》一篇文章里学会的,首先画个代表地球的圆,确定本初子午线将其划为二十四个时区,然后确定题目给定的时间中国所在的时区,再按中国和美国时区差一格一格往后数,得出美国当时的时间,并按超过本初子午线即为相对于中国前一日的办法确定日期。现在看这个方法很土,其实用加减法即可解答。当年,文科数学有一道求证勾股定理题目,我解题时画个直角三角形,标出三条边,列出了“a×a+c×c=b×b”的勾股定理而得了宝贵的3分,当然证明过程错了。政治科目论述题是“试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我把它当作文写了。英语作为本科录取参考分,大多数同学都不当回事,也不可能当回事,因为许多同学英语26个字母都认不全,大家进入考场三十分钟后都交卷出场了。

1980年,春暖花开时节,凭着1979年高考160分的成绩,我进入田阳县委党校高考补习班学习。补习班分为文理两个班,1979年高考成绩优异者和当时各公社高中应届尖子生集中在这里学习。从各公社高中抽调优秀老师给我们授课。补习班学习氛围浓厚,同学们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教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我经常通宵苦读。

带着预考文科班第7名的成绩,我志在必得,又走上1980年七月火热的考场。

这年,文科高考我收获270分的较高分。金色九月,我怀揣广西商业学校录取通知书,背起行囊,走出山村,踏上远方求学之路。

两年的高考记忆,如历史烟云在脑海飘浮,成为美好回忆,每每想起,依然予我砥励前行的正能量。

新闻推荐

定夜村大力发展三红蜜柚种植

本报田阳讯近年来,田阳县五村镇定夜村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土壤、气候和地理条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三红蜜柚等特色水果,积极打造高品质蜜柚种植示范基地。示范...

田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