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阳壮族“念念苗” □黄之林

右江日报 2018-04-12 09:14 大字
 

壮语“念念苗”即每月都过节日。田阳县的壮家人一年当中每个月都有一个传统农历节,而且每个节日均与农事相关,分别代表不同的习俗含义,沿用举行歌圩、庙会的形式庆祝。独特而鲜明的民族风情在传统农历节中如花竞放、五彩斑斓、自成规模、历史悠久。

农历正月初十大粽节。田阳的春节除了按传统从除夕开始到正月十五止之外,着重体现在正月初十。春节期间,各家各户在包粽子时都会特地包几个大粽子,出嫁女儿习惯送大粽子回娘家,大粽子在初十才能开锅食用。初十开大粽意示着春节即将结束,春耕农事即将开始。各家各户杀鸡、杀鸭祭神拜祖,赶古美歌圩,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二月初二花炮节,又叫过小年。此时正是木棉花开也是万花竞放之季,同时已经进入繁忙的春耕农事时期,各家各户杀鸡、杀鸭祭神拜祖,祈求风调雨顺,赶坡洪歌圩,开展赛歌、抢花炮、舞春牛、抛绣球等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三月初三山歌节。因为三月歌圩多,活动也以对唱山歌为主要内容。有初五新美歌圩、初八敢壮山歌圩、初十洞靖歌圩、十八桥业歌圩。各家各户蒸五色糯米饭、煮染红蛋,扫墓拜山后择日赶歌圩,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三月山歌节参与人数众多,光敢壮山歌圩每年就有10万人以上。

农历四月初八壮苗节,又称敬佛节。此时,种下的庄稼已经固根拔节生长,壮家人拿供品到田间祭拜土地神,祈求保佑庄稼生长旺盛,当年能有好收成。同时,壮家人大都信奉道教,佛教的传入使道佛和谐融洽,人们对佛的敬仰自然生成。各家各户杀鸡、杀鸭祭神拜佛,赶巴别歌圩,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五月正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的好日子,在房门上悬挂艾叶,用艾叶洗澡,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祛病防疫,安全度过夏日多蚊的季节。沿袭食用羊角粽习俗,加之受沿河汉族纪念屈原习俗的影响,白天举行龙舟比赛,用烤香猪作为奖品,夜晚放河灯。赶五村歌圩,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六月初六尝新节。此时正是夏收时节,出嫁的女儿拿刚收的早造粮回娘家,给父母、亲朋尝新米,意示着汇报今年早造好收成。无嫁女的农家也会尝食自产的新米,席间开始讨论计划,安排晚造生产和其它农事。赶玉凤定怀庙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七月十四中元节,也称鬼节。用芭蕉叶包制糍粑,制作各种衣服鞋帽、牲畜家禽等扎纸工艺供品,举办祭祀活动,保百姓平安。赶玉凤朔柳歌圩,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制作或上市购买月饼,选择开阔地或屋顶、阳台等,在柚果上插香,祭拜月神。聚亲朋好友赏月对歌。赶琴华歌圩,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子女携老人出游赏秋,登高避灾,给老人购买新衣服送礼品,吃长寿宴。赶百育甫圩歌圩,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如今,在重阳节这一天,田阳群众也同时纪念1927年奉议县农民赤卫军在甫圩仑圩发动的“二都暴动”。

农历十月初十糍粑节,也叫丰收节。各地各村屯过节日期按片区错开,以初十为中心,从农历九月廿八开始至十一月十六止,历时一个多月,横跨3个月即整整一个季度。为此,在田阳民间流传顺口溜:“九月廿八猪行糍粑破肚皮/十月初二兰地糍粑堆满地/十月初十秣马糍粑铺十里/十月十四平街糍粑腋下提/十一月十六泗芽糍粑大把吃。”传统的丰收概念主要是指水稻得到好收成,节日的主题是用新糯米做糍粑,家家户户邀亲朋好友来尝鲜,还送每人一份糍粑带回家,让家人邻居也分享。赶莲花山庙会、田州秣马庙会等,舞狮舞龙,拜佛敬神,走村进户游行,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十一月冬至节。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的礼俗和年节相差无几,虽然冬至不是年节,田阳群众习惯把冬至看成节气年的分界点。因而,过节的气氛彰显浓厚。各家各户杀鸡、杀鸭祭神拜祖,习惯吃鱼生、狗肉。田州镇水月宫香火鼎盛,县城壮安歌圩人山人海,开展赛歌和各种民俗文化活动。

农历腊月廿三灶王节。祭拜灶王爷,送灶王上天后至除夕前,不用择吉日均可随意修灶安锅。家家户户全面打扫卫生,辞旧迎新,荡涤污秽,驱走一切不吉利的东西,做好迎接过新年的各种准备。

新闻推荐

有朋八方来 携手兴农业

谢彩文陈静贺亮军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由自治区农业厅、投资促进局和广西农科院共同主办,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中关村智慧环境产业联盟及自治区相关厅局协办的广西农业项目合作洽谈暨科...

田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