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林:“以奖代补”助力产业扶贫

右江日报 2020-01-03 08:39 大字

本报田林讯“感谢政府产业扶贫好政策,这几年来我借助‘以奖代补’项目,每年获得3500元的奖补,用来发展甘蔗种植,每年都有2万元到3万元的收入。”近日,田林县乐里镇新建村六桑屯李显明如是说。

李显明家有4口人,于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该县实施的产业扶贫“以奖代补”项目,让他选择了甘蔗种植产业,每年依靠甘蔗种植这一项,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2017年他家顺利实现脱贫。

六桑屯有农户81户345人,其中贫困户15户,2014年、2015年退出户15户。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屯贫困户依托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纷纷选择种植甘蔗产业,目前全屯种植甘蔗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8户。这几年来,依靠甘蔗种植产业,许多群众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该县乐里镇把种植甘蔗作为“5+2”特色扶贫产业之一推进,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模式,发动群众种植甘蔗。2019年,全镇共有新建、风洞、文化、启文、田平、弄平、那色7个村种植甘蔗,甘蔗产业成为贫困户增收的“短、平、快”项目。

该县还将产业扶持重点向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倾斜,通过构建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让贫困户成为产业项目的参与者、受益者。目前,全县203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发展县级“5+2”特色产业的贫困户有17101户,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6.41%。

据统计,近年来该县累计投入12323.724万元实施“以奖代补”,奖补40158户(次)贫困户,兑现奖补资金12323.724万元。□岑冉鑫

新闻推荐

仙境!瑶乡深处的冬日云海

在八渡瑶族乡博峨村拍摄的云海。□李蕾摄在八渡瑶族乡那骂村拍摄的云海。□黄寿恒摄在八渡瑶族乡八桃村...

田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