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竹林藏“瑰宝”

百色早报 2019-10-22 16:35 大字

晒得金黄卖出好价钱。 雨后割笋忙。 竹笋压片。 要致富,先修路。为将山里的特产运出山外,助力群众脱贫奔小康,今年5月,政府出资修通了平塘屯的水泥路。 刨成笋丝制作酸笋。 杀青。 晾干后的笋花。

10月18日清晨,天气晴朗,走在田林县六隆镇门屯村平塘屯刚修好不久的水泥路上,空气清新,水声潺潺,放眼望去,竹翠满山,云雾缭绕,犹如人间仙境。当下,已是八渡笋收割的尾季,山里只剩下零星的几根竹笋,但笋农们仍一大早就进山收割雨后鲜嫩的竹笋。

“今年我家干笋预计有2000多斤,按目前收购价每斤30元计算,全年八渡笋收入有望超过6万元。”正在割笋的平塘屯致富能手杨春艳一边割笋,一边高兴地说。1997年,杨春艳的爱人郭亮在政府的帮扶下从田林县平塘乡移民到门屯村平塘屯。“以前在老家连饭都吃不饱,来到这里后,政府不仅给我们起了房子,还分了五六十亩的竹林给我家,每年仅卖八渡笋就有几万元的收入,最好的年份达到十几万元。”门屯村团支部书记郭亮回忆道。

据悉,1997~2003年,百色市利用广东省、广州市对口帮扶移民易地安置资金和自治区的配套资金,先后兴建了平果县金沙,田林县潞城、六隆,德保县荣华等6个移民易地安置场,搬迁大石山区贫困农民8000多户40000多人,发展种植八渡笋、茶叶、甘蔗等主导产业,使移民基本实现了“当年进点,当年开发,当年解决温饱,当年住进新房”的目标。六隆镇因为林地资源丰富,成为移民安置的重要场地,其中仅门屯村就达上百户,种植的产业则以八渡笋为主。“全镇18个村基本上都种植八渡笋,90%以上贫困户依靠种植八渡笋脱贫。”六隆镇党委书记、八渡笋总场场长张义国说,八渡笋产业已形成规模化发展,是广大贫困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由于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的原因,记者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到田林县六隆镇门屯村八渡笋走出深山的全过程。据介绍,鲜笋割回来后,有些农户直接加工成酸笋,大部分农户则加工成笋干。鲜笋经过蒸煮、杀青、发酵、晾干、压片等一系列工序,然后通过台湾山弘公司驻田林公司收购、加工,成品主要销往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如今,走进田林到处可闻到酸笋的香味,到处可见加工鲜笋的人们,到处可看到晾满楼顶的干笋,到处可见来来往往的收笋车,还有笋农满脸的笑容……

新闻推荐

冯成贤:大山里的领头雁□黄泽宁 文/图

冯成贤(中)深入贫困户家了解情况。提到冯成贤,那利村群众没有不点赞的。40多岁的冯成贤是田林县八渡瑶族乡那利村民...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