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带头人” 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强村富民的启示 □吴鸿村

右江日报 2019-07-23 08:56 大字

今年4月21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苏州大学举办的田林县2019年科级主要领导干部脱贫攻坚工作专题研修班学习。期间,现场参观了苏州市下辖的太仓市城厢镇东林村,听取了该村党委书记苏齐芳如何将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变成了资产超亿元、年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收入超2000万元的“全国生态村”“江苏省文明村”“苏州市经济百强村”的情况介绍,深受震撼和鼓舞,更被苏齐芳的人格魅力和能力素质所折服。他身上的人格魅力和能力素质折射出了新时代新形势下农村基层领头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概括起来,其典型意义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一个好的领头人,必须要有甘于奉献的精神

苏齐芳任村党委书记前办有自家企业,按照他的经营头脑一直干下去,如今肯定已成腰缠万贯的大老板。但面对村民们祈求的眼光,他决定放弃自家企业,承诺当3年村党委书记,但答应只当3年。可3年结束后,面对村民们的极力挽留,他又干了3年。就这样3年复3年,从1991年一干就干到了现在。他没有辜负村民的期望,通过近30年的无私奉献和努力,团结带领全村走上了强村富民之路。用村民的话说:“没有苏书记,或许就没有现在的东林村。”苏齐芳之所以能放弃自家企业、以巨大牺牲来做东林村的领头人,他曾对采访记者说的一番话道出了藏在他心底的秘密:“我是农民的儿子,入党就是要替农民谋利,为农民造福祉。”他还说:“村子虽只是一个小舞台,但只要有激情肯奉献,同样能干出一番大事业,闯出一片新天地。”近30年来,他就是这样想,就是这样干过来的。他始终没有忘记入党时的初心和使命,并努力践行着。

二、一个好的领头人,必须有超前思维的头脑

苏齐芳虽是一个农民,却有着一颗超前思维的头脑。面对全村人多地少收入来源少的状况(全村768户近3000人,但地域面积仅有7平方公里),他紧紧抓住了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和金仓湖开发建设的机遇,善于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带领全村探索出了一条用生态化实现循环农业(即“种植—秸秆饲料—养殖—肥料—种植”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用科技化实现品牌农业(即研制生产利于长寿的富硒水稻、羊、水果等品牌农产品)、用机械化实现高效农业(即全程机械化,14个人种植管理全村2200亩土地,亩均综合效益1万元以上),一二三产融合互动发展,具有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特征的东林之路。建成了两个科技产业园(建标准厂房出租)、一条工厂直销街(建店铺出租)和东林农场专业合作社、东林村劳务合作社、东林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东林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金仓湖股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仓湖物业公司等十大村企业为支撑的经济实体,带强了村,带富了民。东林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2004年的70万元增长到了2018年的2400多万元,村级总资产近2亿元,2018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33500元(其中,村企就业及退休金等工资性收入占七成、房产租赁收入占二成、股份合作社分红及其它收入占一成)。

三、一个好的领头人,必须有良好的民主作风

苏齐芳并不因为自己是一班之长或因做出了成绩就居功自大,搞起“一言堂”自己说了算,而是更加注意处处尊重党员的意见,尊重群众的意见,在村里推行了党员议事会制度、民情恳谈日制度、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议事决策制度,让党员有事做,让村民有话讲,给予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分的“知情权”“表达权”“决策权”“监督权”;对10万元以上的民生、实事、经济发展投资全部由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公示通过后才实施。由于决策民主透明,打消了群众的疑虑,很多棘手的问题都在群众的支持下迎刃而解。如:2007年金仓湖生态园开发建设,东林村500多家农户面临征地拆迁、需进行“三集中三置换”(即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鼓励农民将集体资产所有权、土地经营承包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保障和住房),虽困难很大,但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东林村仅用3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三集中三置换”工作。

四、一个好的领头人,必须有一颗一心为群众谋幸福的心

苏齐芳上任伊始,就与村民们约定,誓将东林村建成全省有影响、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美丽家园。于是,他挨家挨户走访,问村民三个问题:“你最盼的是什么?最希望我做什么?最不满意的是什么?”从那时起,苏齐芳养成了记民情日记的习惯,一直到现在。最初几个月,日记上都是问题,最多的是修路。不久,路通了,企业跟着来了,日记内容也随之发生变化,“招商引资”成了高频词。村级集体经济做强的同时,苏齐芳考虑得更多的是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2008年春节刚过,搬进小区不久,一批五六十岁的村民前来诉苦:“土地换保障”解决了后顾之忧,但生活开支也增加了,希望村里提供就业帮助。苏齐芳立即将村民的要求记录到民情日记里,经过与村“两委”认真探讨,决定设立劳务合作社,并根据报名人员的性别、年龄、特长等,经培训后分别安排到园林绿化、家政服务、合作农场等,同时筹划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外承接绿化养护、保洁、保安等业务,较好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并为每位劳务从业人员办理了人身意外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苏齐芳的民情日记以及后来建立的党员议事会、实时走访、定期走访、民情处理反馈等制度,密切了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了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重要法宝。

(作者单位:田林县文联)

新闻推荐

田林:兑现耕地补贴 提高耕地质量

本报田林讯今年以来,田林县努力做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金额发放与耕地地力保护工作,有效调动农民提高耕地质量积极性...

田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