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平镇发展特色产业有新招

右江日报 2019-04-12 09:07 大字

本报田林讯“富甲种养专业合作社是我村的合作社,自从引进公司连片种植1500亩核桃以来,年产值可达到500多万元,每户贫困户每年可以增收3500元。”日前,田林县浪平镇甲朗村党支书姚茂炳对笔者说。

为加快山区农民脱贫摘帽进程,该镇把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有力抓手,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充分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大石山区脱贫新路子。

针对大石山区实际,该镇将“三桃一生态”产业纳入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特色亮点上做足文章。发展核桃产业2.2万亩,带动贫困户1839户7773人参与,每户平均可增收4000元至5000元;发展寿桃产业4000亩,引导种植户依靠合作社来实现护理、销售“一条龙”服务,实现由合作社统一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标准生产经营目标,带动浪平、江洞等村近100户贫困户脱贫增收;采取“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壮大猕猴桃种植规模,建成核心示范区500亩,拓展区800亩,辐射区1000亩,覆盖塘合、西华等村100余户贫困户;依托清凉、富含矿物质的岑王老山山泉,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坚持发展生态蔬菜和生态食用菌,解决了央村、浪平、香维等村400余户贫困户特色产业发展难题。

重抱团发展,推动集体经济新突破。该镇落实“111”发展工程,按照每个村入股1个实体企业、每个村租赁1个集体商铺、每个村拥有一个100亩以上集体经济产业基地的设想,抓住“百企扶百村”有利时机,动员所有贫困村与县内外实力企业“联姻”,借助外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目前,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了特色农业示范基地,18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都达到3万元以上,2个非贫困村集体经济达到2万元以上。此外,该镇还争取到县产业统筹发展资金80万元,在塘合村整合土地,16个村抱团发展,每个村发展5亩,按照5∶2∶2∶1分红:即各村集体占5成,群众土地入股占2成,塘合村占2成,技术公司占1成的模式,建设新的弥猴桃产业基地。一旦该基地建成投入生产,预计16个行政村每个村均可获得3~5万元不等收入,为集体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

□刘宏福

新闻推荐

落实“双线四包” 乐里镇扎实做好控辍保学

本报田林讯今年以来,田林县乐里镇推出多项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加强领导,落实防辍...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