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的大事是传承北路壮剧” ——记田林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艺术研究室原主任黄志元 □本报记者 韦 洁

右江日报 2018-08-14 08:49 大字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田林县文化和体育广电局艺术研究室原主任黄志元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他说,他这一生的大事是传承北路壮剧。

自幼与壮剧结缘的黄志元,对壮剧有着无比执着的热爱,他把心系在梨园里,把身子扑到乡土艺术的土壤中,挥尽数十年光阴传承和弘扬壮剧艺术,成长为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代表性传承人。

孜孜以求拜师学艺

1957年,黄志元出生于田林县八桂瑶族乡六丹村八良屯。那时候,八良屯有个戏班经常唱壮戏,黄志元的父亲是戏班的骨干,经常组织壮剧演出。由于耳濡目染,黄志元5岁时就学会了唱壮戏,对壮剧的热爱就此萌发。

1974年8月,黄志元高中毕业,被安排在家乡的谓翁小学当民办教师。教书育人的同时,黄志元也不忘钻研壮剧。他利用业余时间来回忆所演过、看过、听过的剧目,琢磨每一个动作、唱腔、情节等,并用笔认真记录下来。就这样,他把过去艺师口头流传下来的剧目记录成本。在日复一日的记录中,黄志元也悟出了一些编写壮剧的门道,开始学习编写壮剧剧本。在担任教师的时光里,黄志元共记录整理剧本15部,创作剧本8部。

1980年,黄志元被选进八桂公社文化站工作,从此时时刻刻与壮剧为伴。时值改革开放新时代,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田林县农村业余壮剧团也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县新生90多个壮剧团,其中八桂瑶族乡占30个。新生的剧团渴望有人辅导,面对热情高涨的父老乡亲,黄志元决心出门“取经”,习得技艺再归来“传经送宝”。

他专程赴八桂瑶族乡平六村,找到北路壮剧第九代艺师黄芳声拜师学艺。白天他同老师一起到田里干活,在劳动中谈论壮剧,请教壮剧理论知识。晚上,他积极参加剧团排练,学习壮剧唱腔、表情和动作。如此持续了3年,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黄志元学会了生、旦、武、丑等各个行当的唱腔、动作、步伐、扇子等技巧,为成为全面发展的梨园好手打下了坚实基础。

扎根基层服务农村

黄志元在文化站工作的12年时间里,先后组织发展了八高、汪屯、供央等16个剧团,协助组织恢复了平六、八修、花园等14个剧团。除辅导好本乡的剧团外,还应邀到县内和县外其他乡镇辅导业余剧团30多个。平均每年下乡250多天,12年所走的路程,几乎相当于一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黄志元每次下到村屯辅导排练,通常一去就是半个月到一个月。黄志元一家六口人,妻子一人要照顾3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亲,还要管理家里的3亩田和30多亩林地,十分辛苦。其他乡镇干部每到星期天都回家里帮做农活,可黄志元却长年在乡下辅导,很少有时间顾及家里。妻子曾经责怪过他,但一件事情让妻子转变了态度。1990年10月,黄志元患重感冒,到医院打了2天针不见好转,本来应该继续休息治疗,但由于乡里要举办全乡业余剧团文艺汇演,全乡30个剧团,还有3个剧团没有辅导。为了指导余下的剧团,黄志元带病下乡指导排练,直至晕倒在地。村民们给他刮痧,用红薯叶给他擦身降温。黄志元醒来后感觉好转了一些,又坚持指导大家继续排练到半夜12点。妻子知道这事后对村民说:“他为了壮剧,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了,我还能说什么,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自此,妻子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协助他帮本村剧团裁剪缝制戏服,制作鞋帽、道具等。

推陈出新发展壮剧

1992年,黄志元调到田林县壮剧团任副团长,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依然坚持扎根基层沃土,不间断地下乡辅导,为专业剧团和农村业余剧团编写剧本。

“壮剧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作必要改革。以前民间剧团表演都靠艺师在幕后指挥,演双簧戏,整场戏全靠导演临场发挥,根本没有什么艺术可言。”为此,黄志元首先从剧本入手,规范剧团表演技艺。他所编写和改编的剧本都严谨规范,选材贴近生活,主题鲜明,设计矛盾合理,刻画人物突出,语言唱词精练。在表演艺术上也作了重大改革,唱腔方面从单一发展到多元,创作和引进20多个曲牌,使壮剧音乐更加丰富。

从文化站到县壮剧团,30多年里,经黄志元创编的传统剧目50个,改编剧目25个,移植剧目6个。此外,他还创作了现代小壮剧6个,小品25个,快板58个,民歌100多首。其中,小壮剧《一双布鞋》荣获广西第五届戏剧总展演剧目三等奖、2002年中国曹禺小戏创作三等奖。小壮剧《九品官办宴》荣获2003年“中国首届博兴国际小戏艺术节”剧目金奖、优秀创作奖等奖项。2002年,小品《暖流》荣获中国曹禺小品创作三等奖。2016年,他创作的大型壮剧《瑶娘》经专家协助修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资助250万元投排,分别于2016年9月、11月参加全区戏剧展演和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2009年,经推荐申报,黄志元被列为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代表性传承人。

黄志元虽然于2017年退休了,但他退休不退艺,依然像在位时那样,每天吃完早餐就在自家“上班”,在电脑前创作,仅2017年就为业余壮剧团创作11个大戏。一些退休的同事问他:“老黄,你也退休了,怎么不见你来跟我们摸摸牌,下下象棋、钓钓鱼?”黄志元风趣地回答:“爱好不同吧,陶行知先生不是有一句名言吗,‘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我这一生的大事是传承北路壮剧,为壮剧而来!”

新闻推荐

潞城瑶族乡:各种补助解除计生家庭后顾之忧

本报田林讯今年以来,田林县潞城瑶族乡多次在乡集市开展计生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优惠...

田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田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