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 量 ——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一天晚上,彭老师打来电话跟我商量本学期的教研组计划。我说:“因为越来越感受到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也因为现在的考试逼着我们必须更重视阅读,所以,我来做一次关于共读的分享吧!”挂了电话,我自问:为什么没有三思就主动去做分享?我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分享可能带来的闲言碎语吗?继而,我逐渐看清:阅读推广已经进入我的潜意识,促使我脱口而出要做共读分享;在百色这样的城市,新理念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燎原之势”,我需要足够的力量支持我做这件对的事,阅读能给我这样的力量。思考了一会儿,我决定网购《月亮与六便士》。
第一次听说英国作家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是2015年在田林县定安中心小学,著名作家童喜喜在“新孩子”乡村阅读公益行的讲座上说:“没有《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我绝不会贸然辞职,开始我的全职写作生涯。”是的,书带给我们力量,这本书是时候进入到我的生命里了。
书一到,就成了我的枕边书,我有时间便捧起它。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人物间反反复复的纠葛,讲述以画家高更为原型的斯特里克兰辞去证券经纪人的工作,到巴黎画画,穷困潦倒,但对艺术有一种本能的、无法抗拒的追求。最终,他来到南太平洋中一座美丽的岛屿,娶妻生子,与世隔绝,创作出了不朽之作,却在患绝症之后叮嘱妻子将之烧掉……
小说塑造了一个对艺术狂爱的斯特里克兰,正如书里写的:“我总觉得大多数人这样度过一生好像欠缺点什么。我承认这种生活的社会价值,我也看到了它的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里却有一种强烈的愿望,渴望一种更狂放不羁的旅途。我的心渴望一种更加惊险的生活。”即使生活困苦,身患绝症,他依然画画,坚持梦想,画画是他活在这世上唯一的理由。我们多数人也都曾经有过梦想,但是,“一般人都不是他们想要做的那种人,而是他们不得不做的那种人”,梦想在现实生活的打压下,躲到黑暗处,通过裂缝钻到地底下,他们只能苟且地活着,偶尔对别人说“我也曾经梦想……”我告诉自己:看清事实,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小说中,斯特里克兰的一些行为招来别人的谩骂和唾弃,而他不为所动,似乎那些言语他不曾听到,他听到的只有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我们,太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按着别人的看法来做事,忽视了自己真正的需要,正如《父子抬驴》的故事:父子出门,子骑驴,人诽之;父骑驴,人亦诽之;父子同驴,人人诽之;无奈,只好父子抬驴。我们只有倾听内心的呼唤,排除干扰,才能做真实的纯粹的自己。
我们常常迷失了自己,成人不知道为什么工作;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不知道将来想做什么……《月亮与六便士》让我看到自己的意愿有多么重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呼唤多么有意义。如印度教育家克里希那穆提在《教育就是解放心灵》中写的:当理智、情感、身体处于完全的和谐时,心灵就会自然地、不费力地、完美地绽放。我们只有成为了自己,做好了自己,我们的集体,乃至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好!
感谢《月亮与六便士》,让我再次思考自己想做的事、想要的生活,并在思考中获得了前行的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田林讯(记者/徐顺东通讯员/甘天龙)10月17日,走进桂黔(田林)工业园区,但见一派繁忙景象:700多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争分夺秒紧张作业,继续演绎连续5个月来“周周有变化、月月大变化”的施工进度奇迹。县...
田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田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