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东扶持返乡能人创办扶贫车间

广西日报 2020-10-22 07:51 大字

本报田东讯(记者/凌聪通讯员/马金成)10月20日,田东县祥周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福民新村“幸福家园”的扶贫车间里,工人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组装电子零件。车间负责人黄耀章一边清点加工好的耳机、耳套,一边安排发货。“去年,车间产值超100万元,随着来务工的乡亲越来越多,我要把厂子办得更好。”他说。

黄耀章曾是一名打工仔,在广东的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多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与人脉,但由于父亲患大病需常年吃药,他把大部分工资寄回家里,自己攒不下钱。医疗费开支巨大,2015年,黄耀章一家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医疗、民政等相关惠民政策的扶持下,他们一家人的经济负担减轻,日子也逐渐好起来,2016年实现脱贫。

骨子里要强的黄耀章,一直不甘心在外打工,看到村里的同龄人在外创业开汽车修理厂获得成功,他萌生了自己创业念头,并选择到电子厂工作,从最基础的工序、流程一步步学习,又主动与客户打交道,为创业积累多方面资源。2018年,黄耀章决定返乡创办电子厂,却遇到了缺资金、设备、场地等难题。

了解到他创业的困难,驻村干部和村两委干部与祥周镇主要领导积极沟通,并专门开会讨论方案。经过协调,当地政府为黄耀章在福民新村“幸福家园”腾出一个厂房,并通过金融扶持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帮助他创业。

2018年底,黄耀章的电子加工厂正式运营,他开设扶贫车间,当年就为20名贫困群众和5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随着扶贫车间规范化建设有条不紊进行,他的产品质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订单量一路攀升。生产旺季,该车间用工量达100余人,这个加工厂成了当地乡亲就近务工的最佳选择。

扶贫车间对技术和时间要求不高,因病常年吃药、干不了重活的祥周镇贫困户兰连见对这份工作很满意:“我勤快一点,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平时也不影响我接送孩子上下学。”目前,黄耀章正在扩大扶贫车间的规模,希望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近年来,田东县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做好引导管理等服务工作,大力扶持返乡人士创办厂房式、居家式扶贫车间,组织贫困劳动力从事电子加工、服装制衣、手工制品等,帮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他们实现挣钱持家“两不误”。目前,全县共认定扶贫车间40家,提供3500多个就业岗位。

新闻推荐

防城港一区政府官网泄露执法人员身份证号 澎湃询问后删除

2017年底和2019年底,澎湃新闻曾经两度集中曝光过多地政府官方网站、学校官网泄露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身份证号、家庭具体地址...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