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带富众乡亲 田东县贫困残疾人韦旭光变身致富带头人小记 □李燕飞 韦小连

右江日报 2020-09-11 08:21 大字

收割牧草、制作饲料、给牛投食……9月6日,天刚蒙蒙亮,田东县义圩镇安东村巴习屯韦旭光和妻子邓美修就忙开了。看着15头牛抢着吃鲜美的“营养早餐”,他心里甜滋滋的:“待这批牛出栏,就能从稳固脱贫向致富奔康跨越了。”

然而,前几年,韦旭光心里可不是这么亮堂堂、热乎乎的,而是一片黑压压、阴冷冷的。

2016年初,一场意外事故让韦旭光右手骨折。出院后,他右手出现功能障碍,干不了繁重的农活。想着家里还有80多岁的母亲、两个年幼的孩子要养,而家中只有妻子一个劳动力耕种田地,他对生活绝望了,以为这辈子只能穷到底了。也为此,韦旭光被评定为肢体残疾四级残疾人,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对于丈夫的心灰意冷,唉声叹气,妻子邓美修看在眼里,忧在心上,她经常给丈夫打气:“有人没手或没脚,还能自立自强……你有左手也有脚,你比人家好……这条路断了,就找其它路,天无绝人之路。”经过妻子的不断抚慰,韦旭光渐渐找回了自尊、自信,并表示不向命运低头,要通过创业跟贫困抗争。

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韦旭光心里没谱,但他清楚的是不能选错路、栽跟头,否则家里会雪上加霜。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外出考察和征询意见,并结合自身特长,他的创业门路渐渐明朗:养牛!2016年5月,韦旭光东拼西借5万元,建起了面积270平方米的铁皮牛棚。

之后,韦旭光四处奔波借钱或借贷款,想购买牛犊来养。然而,他却四处碰壁,愿望也就此“搁浅”,一些冷言冷语、闲言碎语“飘”来,让他很受伤。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事态很快峰回路转。2016年7月,新的扶贫惠农政策出台,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政策“含金量”很高,这给韦旭光养牛迎来了大转机,送来了“及时雨”。

在帮扶干部陆德准的引导和帮助下,韦旭光用活用足扶贫惠农政策。2016年8月,他申请到5万元扶贫小额贴息贷款,购买了8头牛犊,让他终于圆了养牛梦。2017年,他申请到5万元养殖基础建设资金,还清了债务。韦旭光乘势而上,逐年扩大养殖规模,每年获得“以奖代补”产业发展资金5000元或7500元。与此同时,他用好残疾人创业政策,获得田东县残联个体创业项目、产业项目扶持资金6000元。这让他踌躇满志,志在必胜。

借得东风好行船。借助惠农政策和助残政策,韦旭光养牛规模越来越大,腰包越来越鼓。2017年,他卖掉2头肉牛,赚了1.05万元。2018年,他卖出8头肉牛,赚了2.48万元,脱掉了“穷帽”,并被义圩镇人民政府评为脱贫创业能手,获得1000元创业奖金。2019年,他又卖出10头肉牛,赚了3.5万元。目前,韦旭光家存栏肉牛15头。“有那么好的政策支持,如果还穷下去,怎么有脸见人?”韦旭光说。

“身价”的提升,让韦旭光成为屯里的“明星”。父老乡亲纷纷跟着他养牛,他热情地传、帮、带。村民邓充服是个“技术盲”,韦旭光多次主动上门,手把手地教,并把自家剩余的牧草让给邓充服喂牛3个月。目前,巴习屯有15户农户养牛,其中贫困户6户,共养殖肉牛53头。韦旭光说:“党和政府帮助我那么多,我帮助乡亲们是应该的。大家都富起来才好。”

如今,尝到养牛甜头的韦旭光劲头更足了,他还打算养猪,以拓宽增收致富路子。

新闻推荐

田东县一项目开工

本报田东讯近日,田东县深百协作村集体经济示范项目综合仓储中心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据了解,该项目规划用地45亩,总投...

田东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田东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