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克星 脱贫的明星 记田东县那拔镇六鲁村第一书记农星 □沈文刊 谭永贞
田东县那拔镇六鲁村是易地扶贫移民村,共有5个自然屯320户1323人。自2018年初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农星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2018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脱贫成效持续稳固。“农书记是贫困的克星,是父老乡亲眼里的明星。”六鲁村党支部书记黄文权说。
换穷业拔穷根
过去,六鲁村主导产业是甘蔗,共3000亩,形成一“蔗”独大、群众增收缓慢的局面。农星到任后,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陆祖生是村里最早种植芒果的农户,种植25亩,年收入约6万元。这个身边的典型让群众看到种植芒果大有希望。于是,农星顺势而为,争取到几批芒果苗、化肥,免费发放给群众。同时,邀请农技人员到地头,手把手传授管护技术。如今,该村已经调出2500亩甘蔗地改种芒果,长势喜人。
除此之外,农星还引导群众发展其它种养业。2019年,有45户养牛,最多养15头,每头牛每年可收入5000元~8000元;有20户种生姜,种植面积100亩,每亩年收入3万元。产业牵了手,扶贫路好走,已经成为大家共识。
针对部分群众想外出打工的问题,农星一边摸清群众外出务工就业意愿、就业方向、就业工种,一边广泛收集就业信息,精准提供给群众。2019年,有200多人在广东务工,劳务经济收入500多万元,实现了“就业一个,致富一户”的目标。
改穷窝换新颜
“再也不怕走夜路”“农书记是光明的使者”……2018年下半年,六鲁村5个屯先后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引发大家热议。
为了实施这“亮化工程”,农星跑部门、跑企业争取资金,有的给几万元,有的给几千元,有的直接给高杆路灯……众人“拾柴”,终于点亮了农村夜晚。
群众无小事,为民无巨细。农星坚持不懈解群众之所急、所忧。比如,有2个屯因没做排水沟,污水横溢,群众怨声载道。他争取到5万元,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如,有2个屯饮水工程供水断断续续,群众一筹莫展。他争取得17万元来维修,方便了群众用水。
有新房无新村,有颜值没气质,这是六鲁村的痛点、堵点。农星把它们当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拉企业资助,跑部门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硬化了各屯道路和屯内全部巷道,建设3.5公里的产业路,建成公共服务中心,建设1个卫生室、1个篮球场和1个戏台等。
破“空壳”立“实心”
一次性出栏生猪483头,收入约100万元……今年5月,“猪司令”谢艳保的收入让六鲁村群众沸腾了。大伙不仅为他所惊喜,也为村集体经济有收入而欣喜。
多年来,六鲁村实体经济收入一直为零。农星到任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谋在脑海。去年11月,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他决定利用上级拨给的50万元扶贫产业发展基金,建起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养猪场,然后出租给谢艳保,年租金4万元。
然而,农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率领村“两委”多方筹措资金20多万元,在村办公楼和幸福院的闲置楼顶,建设新能源光伏发电项目,有40千瓦的发电板,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
“集体经济有了收入,巩固脱贫、持续发展就有了支撑。”农星说,未来将利用这些收入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比如建设垃圾池、垃圾焚烧炉等。
新闻推荐
兴教扶智斩穷根 田东县抓实职业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纪实 □周章师 黄国富
如何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实现可持续脱贫?近年来,田东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了有益的尝试。该县秉承“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