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惠良将军故里听到的佳话□黄忠影

右江日报 2020-02-13 08:55 大字

提起开国少将黄惠良,今天的青年人可能不大熟悉。20年前,我有幸到田东县北部山区的林逢镇平孟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并驻村担任指导员近3年。期间,我在当地拜读了有关记述黄惠良将军的书籍,也在当地听到了有关他的动人故事和传世佳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黄惠良到底是平果县人还是田东县人呢?人们心存疑惑。那些自然界的发展过程和个人经历,也是过去事实的记载。如今的平孟村距田东县城约48公里,村部驻石板屯,1949年属平果县黎明区平力村、孟屯村;1952年平力村、孟屯村合并,各取一字,称平孟乡;1956年平孟乡的第一、第五、第六、第七片划归田东县,沿用平孟乡;1958年称平孟大队;1984年改为平孟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称平孟村公所;1995年称平孟村民委员会。后来,一直称平孟村村民委员会至今。平孟境内有一条四季常流的小溪,发源于平果县海城乡鬼头山麓,从石除屯入境,境内溪长3公里,在石板屯流入田东县朔良镇。

黄惠良,1912年1月生于山清水秀的恩隆县孟屯村(今田东县林逢镇平孟村孟屯)。黄惠良母亲生有4个男孩,黄惠良排行第三,老大到本镇祷午村祷屯上门落户,老二到朔良镇那娄村平力屯上门落户,老四看家守业。因家境贫寒,黄惠良只读了一年半的小学。他的父母勤恳劳作,都是纯朴老实的农民。

1929年12月,伴随着百色起义的惊雷,平孟村成了苏维埃政府领导下的红色区域。黄惠良对军阀、民团和土匪的暴行非常痛恨。就这样,凭着为人民谋幸福和对无产阶级革命前途的无限忠诚,黄惠良接受了苏维埃政府的红色宣传。1930年1月,他毅然告别了心爱的未婚妻和家人,扛枪参加了赤卫队。这一年,黄惠良正好18岁,血气方刚。

1930年7月,黄惠良在特务营当战士,母亲因想念他而日不成工,夜不能眠,常常哭泣,要求他离队回家。于是,他便向上级提出换班回家的请求。由于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挽留,谁也舍不得让这个朴实能干的小伙子离开,他才打消了回家的念头。8月,他随特务营编入了红七军。此后,黄惠良南征北战,从广西北上江西,又从江西远征陕北,直到投入抗美援朝的滚滚洪流。

“时势造英雄,革命出人才”。黄惠良最终从一名普通战士被造就成一名身经百战的开国少将。1955年授衔时,黄惠良的年龄为43岁。

新中国成立后,黄惠良终于得到了回故乡探望久别亲人的机会。他旧地重游,独自走进青山绿水间,欣赏故乡风光。卫兵为了首长的安全,焦急万分。村里人听说黄惠良回乡探亲,就像遇到了喜事那样相互转告,老人们纷纷前来看望。他非常高兴,与大家围在一起叙旧,给每人发一个红包,表达对乡亲们的尊重和热爱。黄惠良于1975年在南宁病逝,享年63岁。

1999年春天里的一天,我第一次去到平孟村时,问村里的干部:“黄惠良将军出生地在哪里?”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黄忠见指着对面高山上绿树成荫的地方说:“就在那里,有树荫的地方。”我又问:“黄惠良将军故里还有什么亲人?”时任村文书黄尚清说:“还有他的同胞老四,名叫黄惠香。”

年过八旬的黄惠香老人及其孩子向我谈起黄惠良将军生前的一些往事,老人显得有些激动,深藏在他内心几十年之久的敬仰、怀念、崇拜心情又在眼中流露出来。老人一生都守护于此,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如年轮一般,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日升月落与沧桑巨变。

新闻推荐

百色市国资国企系统向市红十字会捐款90万元

本报讯(记者黄荣盛文/图)2月10日下午,市国资委在百色电力有限责任公司调度大楼举行百色市国资国企系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

田东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田东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