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摊上的家训□田东县第一小学 黄丽芳
我们家是一个很普通的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祖父共有六个兄弟,曾祖父和曾祖母都离世较早,祖父和祖母靠勤劳的双手把几兄弟拉扯长大并帮助他们成家立业。祖父在村里的威望很高,父亲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勤劳、朴实、善良是他做人的准则。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父亲是开手扶拖拉机去卖瓦片的。但是没过几年,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很少需要瓦片了,父亲也因此“失业”了。他和母亲开始种菜。菜农很辛苦,白天要挑水浇菜,早晨四五点钟就得起床去摘菜了。虽然很辛苦,但是父亲不怕吃苦,整天有干不完的力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希望只有白天没有黑夜,这样就能干很多活,赚更多的钱给我们三兄妹读书。后来,我上了初中,爸爸开始在街上摆杂货摊。杂货摊并不大,跟一张一米二床铺大小一般,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菜种:萝卜、南瓜、冬瓜等;还有鞋刷、雨衣、灯泡之类的小商品。原来,爸爸知道菜农很需要这些东西,为了自己和别人都方便,他摆起了杂货摊。
乡下每隔两天逢一次街天,到街天的时候,父亲早早起床,把货物准备好,再拉到街上去摆摊。他总是把摊儿弄得干净又整齐,等待顾客的到来。早上10点至中午1点,是他最忙碌的时候,那段时间,顾客们甚至要排队买菜种。父亲不仅卖菜种,还担当起种菜的“顾问”,顾客们问到各种各样有关种菜的问题,他都耐心地回答。因为父亲卖的菜种,他全部都亲手种过。父亲卖一包菜种只赚两角钱。小时候我很好奇,问父亲:“爸爸,为什么你卖东西只赚那么少的钱?”父亲说:“乡亲们赚钱也不容易,做人不能贪得无厌。”顾客们喜欢跟父亲买东西,不仅因为他卖得便宜,更重要的是他不会缺斤少两,卖散装菜种的时候,明明已经够秤了,他还要加上一小撮菜种。
每年暑假,碰上农忙时,父亲要忙地里的活,就会叫我上街帮他卖东西。早上,他帮我摆好摊,交代好事情,就回去干活了。到了10点左右,街市开始热闹起来了,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等待顾客的到来。可是,有几个人来了,看看几眼又走了,我很纳闷。后来,有几个顾客终于开口了,问:“这个摊的主人换了吗?”我急忙说:“没有换,我是摊主的女儿,我父亲回家干农活了。”顾客这时才开始挑选菜种。因为从小耳濡目染,父亲也教了我几回,我知道怎样卖东西了。等顾客挑选好菜种,我学着父亲的样子秤菜种,等秤够量了,我又加上几粒种子给顾客,旁边的顾客都对我竖起来大拇指。他们说:“有其父必有其女,这个家的家教不错。”听了这话,我更加佩服父亲了。
父亲摆杂货摊,到今年已经有25年了,他如今也将近70岁了,我们几兄弟姐妹劝他不要摆摊了,可父亲舍不得。我知道,他不是为了钱,而是舍不得那些亲如兄弟姐妹般的顾客。父亲是用内心深处善良正直的精神去经营这个杂货摊。
如今,我们兄妹三人也都已经为人父母,父亲的言传身教一直陪伴在我们身边,我们也不会忘记这无形中形成的家训。我们对于儿女们的教育,也始终把善良、正直、仁爱当作做人的第一准则。
我想,父辈们这种善良、正直、仁爱的思想指引着我们的人生方向,我们又将这种品德教育孩子们,孩子们又一代代地传下去,这何尝不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体现呢?
新闻推荐
共享盛会 同奔富路 2019百色·田东芒果文化活动月掠影 □鲍荣威 莫海燕/文 周金鹏/图
庆丰收巡游准备。“七一红色购物季”为芒果文化活动月添彩。搬运芒果比赛。各族人民在活动现场同唱《我...
田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