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真贫 真脱贫 ——自治区信访局帮扶田东县梅宁村小记
本报记者徐顺东通讯员韦文孟王治解
梅宁村是田东县平马镇唯一的贫困村,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77%,达到贫困村“十一有一低”的脱贫指标标准。
“这成绩的取得,离不开自治区信访局真扶贫,巧扶贫。”平马镇党委书记梁世生坦言,该局在人力、财力、物力、智力上鼎力帮扶梅宁村,让梅宁实现了“脱真贫、真脱贫”。
A派出精兵强将
2015年10月,梅宁村被确定为自治区信访局挂点帮扶。
派谁去当第一书记?派谁去帮扶贫困户?一时间,该局50多名干部职工关注、热议这个话题,有人建议派后勤人员或一般干部。
“脱贫攻坚和主业一样重要,派去的必须是精兵强将,只许打赢不许失败。”经过召开专题会议,局班子形成思想共识。
很快,名单出炉:第一书记是能征善战的正处级领导汪新。同时,14名厅级领导、处级领导,每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
“他们的干部经常下来,真是全身心帮我们。”这是梅宁村群众的共同印记。帮扶以来,该局领导到梅宁村开展调研、指导等工作70多人次,为群众办了许多实事好事。
局领导深入调查发现,当地群众种植油茶有基础有激情,于是专门让汪新组织35个种植能手、贫困户到巴马瑶族自治县学习考察山油茶产业。目前,该村已成立山油茶合作社,种山油茶近100亩。
B启动“自选动作”
梅宁村有8个自然屯,2016年之前,只有2个屯通水泥路,其它6个屯没通水泥路。出行难,运输难,群众怨声载道。
要致富,先修路。该局争取政府投资609万元,发动群众自筹72.2万元,修建20.3公里水泥路,于2017年1月实现了屯屯道路硬化的目标。这些路,如今被群众称为“民心路”“富民路”。
饮水问题,同样是该村的老大难。每到干旱季节,梅宁村的百娘、六塘等3个屯附近水源枯竭。该局争取政府投资137.5万元,发动群众自筹5.5万元,建设了3个屯的饮水工程。通水那天,群众写了一副对联:“饮水思源铭党恩吃水不忘信访局。”
解决“两大难”后,该局瞄准了“自选动作”。该局捐资31.5万元,完成了5个屯共5.5公里的屯内主干道硬化,并安装50盏路灯;捐助一批价值近4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材和办公用品;捐助100多吨水泥,建设1.1公里产业路。
村民韦世苦不是贫困户,3个儿子均在广东打工。孩子们支持他盖起2层楼房主体,后续援助跟不上,导致新房没有安装门窗。该局发动干部职工捐款1.1万元,给韦世苦安装了门窗。
C选准发展路子
脱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既要修道路更要指出路。
梅宁村有林地4.8万亩,人均31.4亩;耕地1232亩,人均0.81亩。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
该局引导和鼓励梅宁村成立3家养殖合作社,合作社社员达150多户,其中贫困户50多户。该局拨给该村两委3万元,入股村里的六佰好养殖合作社,最困难的30户贫困户每户可分红240元。
为解决群众生产“融资难”,该局协调银行和相关部门,先后帮助48户贫困户办理了扶贫小额贴息贷款233万元,帮助87户申报“以奖代补”31万元,贫困户产业覆盖率100%。
贫困户覃仕受获得5万元扶贫贷款和5万元“以奖代补”后,养殖了55头肉猪,年收入几万元。贫困户覃少伟用5万元的扶贫贷款购买一部农用车,运输木头、建材等,腰包也鼓起来。他说,信访局用辛苦指数换来了乡亲的幸福指数,让乡亲的苦日子变成了好日子。
新闻推荐
本报田东讯今年3月15日是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一周年。一年来,田东县工商局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在办案人员少、人员年纪偏大的情况下,快速处理12315互联网投诉案件。据统计,截至3月6日,田...
田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田东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