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真金白银”筑脱贫奔康梦 ——田东县扶贫小额信贷激活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右江日报 2018-02-02 13:32 大字

贫困户要脱贫,没有发展资金就寸步难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扩大发展,发展资金不足便举步维艰;贫困村要摘帽,缺乏发展资金也是纸上谈兵……

贫困户无抵押无担保,贷款难,发展资金从哪里来?田东县按照“政府推动、银行主动、部门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推行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让贫困户贷得款、用好款、还得上、能致富。该县根据信用评级,建档立卡贫困户可申请5万元以下、3年内(含3年)的免抵押、免担保、按基准利率财政全额贴息的信用贷款。自我发展能力较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可申请6~10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

小额贴息贷款给急需发展资金的贫困户解了燃眉之急。50岁的农仁洋是田东县祥周镇百渡村大度屯人,配偶已去世,家中3口人,她和2个女儿,大女儿上大学,小女儿读初中,因学致贫识别为贫困户。家庭收入主要靠种植的2亩香葱。小孩读书需要钱,要增加经济收入,唯一的出路是扩大香葱种植。

扩大香葱种植需要更多投入,2017年2月,调查核实后,农仁洋获得5万元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随后,农仁洋将香葱种植扩大到4亩,2017年香葱种植收入约5万元。借助小额贴息信贷这股“活水”,农仁洋一家顺利脱贫摘帽。

自2016年全面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以来,田东县累计完成12360户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授信金额71030万元。截至2017年12月,扶贫小额信贷存量户数4209户19995.5万元。2016~2017年,该县共拨付扶贫小额信贷贴息1379.8万元,保障项目持续运行,真金白银促进脱贫攻坚。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中,约39%的贫困户贷款用于发展树木、蔬菜、山茶油、中药材等特色种植项目;52%的贫困户贷款用于发展生猪、牛、羊、土鸡、竹鼠等特色养殖项目;剩余的贫困户贷款用于维修、加工、餐饮等行业。预计年户均可增收超4000元。

小额贴息贷款带动贫困户也激活贫困村。田东县思林镇新圩村72户贫困户中有21户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105万元。贫困户获得贷款后扩大肉猪、肉牛、山羊、肉鸡、芒果等产业发展规模,建成了田东县贫困村第一个高架养猪合作社,促进养猪、养牛羊、养鸡、芒果种植5个合作社发展壮大,如贫困户获得小额贴息贷款后,以小额信贷入股,养猪合作社从原来存栏1600头扩大到3200头。合作社借力小额信贷股金发展,年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1.1万元,实现新圩村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思林镇龙邦村属大石山区贫困村,该村96户贫困户获得480万元小额贴息贷款后,与黑山羊养殖合作社合作发展山羊2000只,带动贫困户贫困村增收。

为保证贷款放得出收得回,该县全面落实风险保障机制。实施大于发放贷款余额10%的小额信贷动态匹配风险补偿资金,即根据各银行机构扶贫小额信贷投放进度,及时足额匹配风险补偿基金,确保扶贫小额信贷不留风险敞口,与第三方签订《田东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代管协议书》,打消金融机构顾虑。目前,该县风险补偿资金余额2303万元。开展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建立“政府+银行+保险”的风险分担机制,通过保证保险为贫困户增信,降低和分散贷款风险,目前全县已落实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保费补贴300万元,超过3000户贫困户参加了扶贫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同时,县财政全额为在册贫困户购买家庭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保障贫困户还款能力,其中贫困户家庭财产保险保费265520元,贫困人口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521090元,均为县财政全额拨款。

新闻推荐

田东:群众“走访”变“网访”

本报田东讯近期,田东县信访局采取发放张贴宣传资料、信访接待中心电子屏、设立信息公示牌以及与来访群众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加大对“网上信访”宣传力度,进一步畅通网上信访主渠道,积极引导上访群...

田东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田东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