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起袖子加油干 奋力啃下“硬骨头” 平果县去年4472户贫困户摘掉贫困帽

右江日报 2018-02-23 11:11 大字

本报平果讯2017年,平果县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围绕脱贫攻坚目标,真抓实干抓扶贫,多举措助推脱贫攻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7年,该县实现了15个贫困村脱贫出列、4472户18679人脱贫摘帽,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

创新***“第一家长”帮扶机制,确保结对帮扶全覆盖。平果县结合***,创新实行扶贫“第一家长”帮扶机制,制定出台了《“第一家长”暂行管理办法》和《“一帮一联”工作方案》,以***“第一家长”结对帮扶贫困户为载体和手段,严格按照每个干部帮扶任务不超出5户的原则派出“第一家长”,实现2015年退出户,2016年脱贫户,2017年贫困户结对帮扶按全覆盖共派出8805名干部担任***“第一家长”与全县16836户贫困户结成“亲家”,进一步调动了贫困户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

狠抓产业就业,拓宽促农增收渠道。2017年,平果县大力扶持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转移就业“两业”实现稳定脱贫。产业方面:出台了《平果县产业扶贫项目2017年专项扶贫资金“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等优惠政策,不断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依托全县8805名“第一家长”,制定一户一策脱贫计划,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就业方面:一是依托工业园区106家工业企业,打造转移就业示范基地,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安排贫困劳动力到基地企业就业;二是通过举办转移就业援助现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引导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三是有计划的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工作,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劳动技能实现就业。

突出示范引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该县制定出台《平果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攻坚工作方案》,成立平果县壮村合作总社,在12个乡镇设立分社,在村级成立村民合作社。为加快村集体经济发展步伐,该县2017年成立了太照产业脱贫有限公司,村民合作社通过以合作总社为牵引,以太照脱贫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公司+村‘两委\’+贫困户”模式,以产业种植、产业养殖、产业发展资金服务等7大业务类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进一步加快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建设步伐。此外,该县注重遴选不同基础、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村,给予每个村30万元作为产业培育扶持资金,打造了一批集体经济示范村和明星村,以点带面,整体推进。2017年,该县54个贫困村通过入股太照公司均获得6.75万元分红,实现有集体经济收入全覆盖。

坚持“应纳尽纳”,扎实推进动态调整工作。该县坚持统一标准、统一步骤、统一流程,扎实推进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2017年,该县增派171个工作组共546名工作队员,对认定返贫退出户和剔除错评贫困户四类人群进行了精准核查,共识别出“应纳尽纳”480户1864人”、整屯搬迁“应纳尽纳”13户52人、返贫退出户160户677人。

狠抓队伍建设,配齐配全扶贫信息员。为解决基层扶贫信息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该县严格按照自治区要求,切实配好县、乡、村三级扶贫信息员,其中县级落实4名专职扶贫信息员,12个乡镇共落实12名专职扶贫信息员、173个行政村(社区)中有171个村(社区)每个村落实了1名扶贫信息员。

创新搬迁模式,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该县共有7305户30579人申请易地扶贫搬迁并签订了协议,在精准核实工作中,该县通过对这些人员进行认真审核、严格筛选,最终确定了平果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计划规模为5728户24966人。2017年,该县通过去库存方式分散安置了344户1874人到现代名城、江景名城等10多家房地产入住。通过集中安置方式在城西安置点安置1521户6401人;在城北安置点安置77户192人;在海城乡“老乡家园·圆梦新村”安置点安置83户368人;在凤梧镇“老乡家园·凤鸣小区”安置点安置97户512人。同时,制定出台了产业、就业等一系列后续扶持政策,结合搬迁户的意愿,有针对性地引导搬迁户发展后续产业,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实现稳定脱贫。□王金旭农兴江

新闻推荐

费志荣到平果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

本报讯(记者周福宁)2月11日,自治区副主席费志荣到百色市平果县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费志荣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聚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推动重点行业领...

平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