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恋上百色澄碧湖

南国早报 2021-12-09 07:45 大字

南国早报见习记者黄海鸿通讯员程茂锋文/图

连日来,百色市澄碧湖上,一群群中华秋沙鸭在觅食、嬉戏、休憩……悠然自得的画面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据了解,中华秋沙鸭已经连续十多年在澄碧湖越冬,专家初步判断此处可能已成为它们相对固定的越冬地。

中华秋沙鸭,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数量稀少,而且很少在同一地见到10只以上的个体记录。该鸟素有“鸟类大熊猫”之称,被列入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同盟濒危鸟类红皮书和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濒危鸟类名录,是与大熊猫、华南虎、滇金丝猴齐名的珍稀濒危动物,它们对水质环境要求很高。

“几年前,每年零星发现一两只,很难拍到,没有过多关注,开始也叫不上名字。去年成规模来,我们查询发现是中华秋沙鸭。”百色市澄碧河水库管理中心何主任介绍,它们一般是11月左右来,次年3月左右离开,停留时间长达5个月。今年10月底到来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多,初步观测有数十只。

鸟类观察者程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关注在澄碧湖越冬的中华秋沙鸭。中华秋沙鸭目光敏锐,警惕性高,喜欢在远离人群、船只的地方,每次只要有人靠近到距离它们两三百米处,它们就会向远处游,非常难拍摄。

记者了解到,中华秋沙鸭在澄碧湖越冬已经有十多年了。百色市自然资源局的黄女士从2013年开始观测澄碧湖的鸟类情况,她是观测澄碧湖鸟类时间较长的专业人士之一。

黄女士介绍,她每年都会观测中华秋沙鸭的数量,发现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能看到13只中华秋沙鸭,今年12月5日已增长到25只。近年来,随着澄碧湖水质、生态环境不断变好,湖中还出现了很多此前未曾出现过的鸟类,如白额雁、斑头雁……

据了解,因保护力度强化,澄碧河水库水质维持在优良水平,达到地表水I类标准,以澄碧河水库断面为代表的百色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排名全国前7名。该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不少珍稀鸟类来此越冬,湖面变得十分热闹。

“我们将全力守护这些大自然的精灵,让它们在澄碧湖安全越冬。”何主任表示,澄碧湖已拆除了网箱,不允许私自捕鱼,越冬鸟类的食物不用愁。此外,还有专人巡湖打击盗猎、拉网,通过环保宣传,提高湖区周边群众爱鸟护鸟意识。

新闻推荐

百东新区多措并举确保搬迁群众安居乐业

本报百色讯(记者/王春楠通讯员/梁东丽)一大早,搬迁安置群众黄秋银送孩子到社区的幼儿园上学后,就到深圳小镇农贸市场的摊面收...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