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那木棉花开 易地扶贫搬迁“右江模式” □张国云
(上接10月31日第3版)
三
在右江区,当地人还告诉我们一个秘密:木棉花只能开在南国,花开时不见叶,叶绿时不见花。多半不开在墙门深院篱下,不开在芳草碧连天中,只喜欢开在尘烟道路两旁,更喜欢开在右江河两岸。
这天,我们还来到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深圳小镇,刚巡逻完的搬迁户杜国仙说:“告别大石山区搬到新家后,我在物业公司当保安,不仅收入稳定,还能陪在父母孩子身边,感到很满足。”
在一旁为油茶树施肥的搬迁户谭荣愿,对我们开心地说:“今年突发疫情之后,我没有外出打工,在家门口的产业园管护油茶,一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既能照顾孩子又能赚钱,感觉蛮好的。”
谭荣愿说的家门口,就是这个深圳小镇,它是由深圳对口帮扶建设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近两年陆续安置从百色各县(市、区)搬迁而来的贫困户,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右江区统一管辖。
我问陪同调研的右江区政协副主席陈玉莲:“百色各县(市、区)的贫困户全搬到右江区,是不是有很大压力?”
陈副主席冲我们一笑:“说没有压力不现实。但各族人民一家亲,木棉花本来就喜欢开在右江河岸嘛,我们别无选择!”
听到如此解释,一下把我们逗得“哈哈”直笑。
深圳小镇的规划用地为836亩,总建筑面积达91万多平方米,是百色市内的安置移民项目,也是深圳百色扶贫协作的标志性工程。
我们了解到,该项目安置的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贫困户来自百色各地,属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占总搬迁人数的70%。待项目三期2020年底落成,至少计划搬迁3万人。
百东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里目前户型有四种:50平方米、75平方米、100平方米和125平方米。我们会根据搬迁户的家庭成员人数来进行分配。”
项目已建22栋,2300多套住房,于2019年11月交付使用,已经搬迁入住了1万多人。
说得我们很感叹:“这1万多人,至少相当右江区的一个乡镇规模吧?”
“是的,这就要求我们的配套设施必须跟上。”该负责人说,在深圳的直接援建下,管委会从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教育、医疗、社会治安等方面着力,让搬迁户实现家门口享受医疗、就学等城市化公共服务,探寻贫困户变市民的社会事务管理新模式。
对于普遍关注的上学问题,拔地而起的教学楼以此作答。小镇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中小学,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设置小学24个班可容纳1080人、初中12个班可容纳600人;建设一所幼儿园,设6个班可容纳180人。
在就医保障方面,小镇新建一所社区医院,建筑面积3500多平方米,设有门诊部、住院部、医技科、预防保健和康复室等。
在物业管理、居家养老、生活购物等方面,小镇全部进行了配套安排,软硬件配备也不错。
深圳小镇还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一核三元”社会服务综合管理架构。包括社区管理、安全、法治、健康、文化等综合事务。
该负责人还激动地说:“未来的深圳小镇是多民族聚居区,除了基本的居住功能,小镇还将结合百色各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民族风情,打造一个集产城融合、生态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力争成为深圳帮扶百色的亮点工程和百东新区一张最靓丽的城市名片。”
老实说,此刻,我们并不担心贫困户易地搬迁到右江区之后如何落户。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这些搬迁群众没有了土地之后,下步如何生存?
这时,深圳小镇的就业安置,主要还是借力推进。
据介绍,除了小镇内部管理如保安、保洁岗位直接给搬迁户带来就业机会外,政府还在周边通过引进外来企业等方式,给搬迁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小镇配套建设了深百合作产业园作为承接深圳小镇移民就业的重要平台。据了解,在相关推介会上,深百产业园签约了5个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21.8亿元,可为搬迁群众提供产品组装、包装、技术、保安、保洁等岗位。
秉承“老区”办“特区”理念,对于入园企业,百色在土地政策、财税政策、水电气、厂房等生产要素方面均大力支持。在对入园企业用地上,该市按相关标准及政策执行,鼓励企业采取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方式,土地租赁价格可在评估租地价格的基础上优惠15%。
企业对土地可“先租后购”,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对于企业租赁标准厂房,年应纳税额总额达到每平方米700元以上的,前三年免租,第四、第五年租金减半。另外,还可申请厂房装修补贴。
根据搬迁人口结构及就业意向,深圳小镇按照搬迁计划分批逐步安排就业,通过劳务输出到深圳以及百东新区、右江区、田阳区内现有企业或工地安排就业。
此外,右江区在深圳小镇组织举办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邀请202家企业走进社区现场招聘,共为搬迁群众提供1680个就业岗位。
这样,通过园区需求解决一批、劳务输出转移一批、“扶贫车间”吸纳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自主创业带动一批的就业扶贫模式,基本可以帮助搬迁群众稳就业。
梁文院是这里“扶贫车间”的第一批员工。之前为了生计,梁文院夫妻俩都去了广东东莞务工,只有老母亲和孩子留守在偏远的农村老家。去年全家人一起搬到了深圳小镇生活,随后他们夫妻俩便一同到了“扶贫车间”上班,不仅每人每月能够获得2000多元的收入,也可以天天陪伴和照顾老母亲及孩子。
“‘扶贫车间’既为我们带来了收入,还能让我们照顾家,就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一样。”梁文院感激地说。
欣慰的是,目前深圳小镇居民中,已有5430人实现了就业,超额完成了“一户一人就业”目标。
下一步,深圳小镇重点围绕后续帮扶,做好稳定增收。用右江人的话说,就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努力提高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双警夫妻比翼飞 记百色市2020年“最美家庭”黄文耀家庭 □本报记者 刘彩强
黄文耀、姜智磊夫妻都是在百色市公安局右江分局上班,虽同在一个单位上班,但相见不易。姜智磊奔波于一个个案件现场,分析...
百色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百色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