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江区:注重补齐短板 提高脱贫质量

右江日报 2020-06-06 09:50 大字

本报右江区讯今年以来,右江区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聚焦脱贫工作目标,整合力量,补齐短板,确保脱贫攻坚成色更足质量更高。

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促进农民群众持续增收。该区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推进“产业强村”和“特色富村”行动。通过深入实施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工程,带动10207户贫困户发展“5+2”特色产业,成功脱贫致富,带动40个贫困村发展“3+1”特色产业,产业由弱变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实施产业奖补政策促进扶贫产业稳定发展,稳定农民收入,目前,已对发展特色产业达到规模标准的4732户贫困户(边缘户)发放产业奖补资金611万元,向1119户贫困户投放扶贫小额信贷5432万元;持续开展扶志扶智教育活动,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今年以来已举办产业技术培训班26期,培训1560人次。

补齐“双基”建设短板,筑牢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根基。该区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实施“双基”项目,确保落地见效。一是优先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新建改建学校提供建设用地,改善学校基础设施。突出抓好控辍保学,切实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问题,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年计划筹资5000万元改造提升9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通过严格的控辍保学和“雨露计划”的实施,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二是加快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提升基本医疗公共服务水平。今年计划筹资3000万元改造提升7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增加医疗设备,改善村级卫生室医疗条件,通过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保障水平,解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人难、留人难的突出问题,为防止因病返贫奠定良好基础。三是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和电网、水网、交通网、信息网升级改造,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筑牢根基。

补齐人居环境短板,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该区针对农村中仍存在的环境脏乱差、卫生不达标等问题,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今年计划新建和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36处,延伸供水管网30多公里,对1万个农村住房实施“三改”(改厕、改厨、改圈)。同时探讨和完善农村垃圾处置模式,让饮水安全、卫生改厕覆盖全区所有贫困人口,全面提升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提高农村群众生活质量。

补齐“边缘户”扶持短板,提升脱贫成效满意度。该区健全“3+2+N”扶贫政策体系,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根据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求,落实好“N”项扶持政策。加大对“边缘户”的政策支持力度,构建防范返贫工作机制,防止“边缘户”演变成“贫困户”。突出抓好“边缘户”的重点走访,有针对性地做好政策解读、思想疏导和矛盾化解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脱贫成效的认可度和满意率。

补齐基础台账短板,实现“真扶贫、扶真贫”。该区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2321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户户到、人人见、面对面、零距离、全覆盖、无缝隙”的遍访贫困户活动,摸清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人口、经济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致贫原因等详细信息,进而完善脱贫攻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规范了7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户一档”扶贫手册基础档案管理,解决了识别不精准等问题,真正做到信息系统、户档资料和家庭实际“三对照、三一致”,确保“真扶贫、扶真贫”。

□韦进骏

新闻推荐

宋朝人民也摆摊:卖猫粮、卖新闻报纸、卖火柴、也卖假发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