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信 □田宗乾
周末整理书房的旧书时,偶然翻到一本《傅雷家书》,不禁细看起来。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都说家书抵万金,这让我想起了自己读中专4年间父亲给我写信的往事。
我们的学校位于山顶,被其他学校的同学谓之为百色“最高学府”。到学校报到,交完一年的学费后还要预留一定伙食费。那时一年的学费要1万元,伙食费、零用钱、日常用品等费用每个月需200元左右。1万元,在那个时候对于我的家庭来说无异于天文数字。由于家庭条件不好,经济困难,我中专的学费和其他费用都是父母到岷山开荒种玉米换来的“血汗钱”。
那个时候通讯和交通都不发达,学校在学生宿舍楼的一角安装了唯一的固定电话亭。BP机是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才买得起,那时我们还不知道手机为何物。从乐业到百色城的公路是走岑王老山这一条路,有近200公里的里程,而且只通砂石路,通常是早早起床等车,到达目的地后已经到下午两三点。那时去外面读书叫做“得翻老山了”。所以,那时我跟家里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书信。每到月初,父亲就要步行两个小时到逻沙邮电所填汇款单,给我汇齐一个月的伙食费,顺便寄出写给我的信。
父亲属于高小文化,相当于现在小学四五年级的程度。不过,对于他们那一辈的人来说,也是属于“有文化”的人了。父亲喜欢在劳作之余看看书,甚至在我读小学的几年间,在辅导我功课的同时,与我一同读课文、查字典、算算术,顺便为自己“充充电”。因而,一些历史小说、故事书上面的字,父亲大都能看得懂。父亲也喜欢用毛笔、钢笔写写字。小时候,家里每逢过年写春联、封包等都是父亲完成的。
父亲勤劳质朴,他写给我的信也是朴实无华,没有生动的语言,没有豪言壮语。信的内容大都是家里一切都好,请不要挂念,在学校要认真学习,要注意身体之类。诸如家里又买了一头牛、赶集卖了几只鸡和玉米的长势怎么样等再平凡不过的闲言碎语都在信中提及。而我每次收到的信,大多是皱巴巴的,信封上还有油污,字迹也不是很工整,个别字需要看好几遍才看得懂意思。但我能上中专,父亲心中是愉快的,也是充满自豪的。就是凭着这样坚定的信念,父亲每次到逻沙给我汇款的头一晚,总要花好长时间给我写信,一直到我去实习后,才停了下来。在学校期间,每次收到汇款单,意味着父亲的信也快到了。
多年以后的现在,通讯越来越方便,交通越来越便捷了。家长给子女生活费可直接在网上转账。子女在校想父母了,一个电话就解决,还可以视频聊天,写信变成了“稀罕之事”。而我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每当想了解他们近况的时候,也可以打电话给他们询问,如果电话说不清楚,自己开车四五十分钟就可以到家,写信是大可不必了。
我的父亲是平凡的,他的信不能跟《傅雷家书》比拟。现在想起当年父亲写信给我的日子,在我脑际盘旋的是怀念、感动!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近日,右医附院召开全院2020年工作布置会,签订相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会议强调,全院各科室、各部门要凝...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