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到处有青山 黄治峰烈士遗诗赏析 □黄桂宁

右江日报 2020-04-02 09:28 大字

由传承红色文化的责任感驱使,本文对入编《中华文典句典大全集》(秦泉主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1年12月第一版,2014年3月第二次印刷)的革命烈士黄治峰的遗诗进行思考和赏析。穿越那烽烟滚滚的历史时空,去领略百色英雄人物的人生风采,以表达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黄治峰原名黄经世,又名黄军、黄卓群。广西奉议(今田阳)县甫圩乡新民村人,因家庭生活比较宽裕,11岁得以上私塾念书,14岁到奉议县城田州维新丙等小学校高级班就读,18岁以优异成绩考入泗镇色中学堂(今百色中学)。从此,开始接受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追求进步,抨击时政,秘密结义同盟,立下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在当局对他进行围捕时,成功越墙逃脱。改名黄军后逃往南宁,半路折回家乡在志大小学任教。1917年考入旧桂系军阀陆荣庭开办的广西陆军速成学校学习军事知识,毕业后在模范营任职,随军开赴湖南参加讨伐北洋军阀的护法战争。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秦时明月汉时光,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白居易)。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从军无异于去送死。当黄治峰从军的消息传来时,家乡的亲戚朋友都为他的安危担忧。劝他回家继承祖业耕读齐家。姐夫潘弼臣在写给黄治峰的劝说信中还特地赋诗一首:“金风吹送过乡关,江汉滔滔恨往还。坎地折鞭空洒泪,何日三箭定天山。”诗歌可谓情深意切、委婉含蓄。然而黄志峰却是一个说一不二的铁汉子,凡是他决定了的事,八头大水牛也拉不回来。他立即给姐夫回了一封信,信中回赠诗歌一首:“男儿立志出乡关,报答国家哪肯还。埋骨岂须桑梓地?人生到处有青山。”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目睹国力日衰、民不聊生的社会惨状,忧国忧民,壮怀激烈,想离开家乡到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学习新文化、新知识,追求科学与进步,探寻中国革命道路,但其父并不支持。后来,毛泽东悄悄离开家乡,临走前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信中留诗一首,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诗词书法赏析》第15页)。黄治峰的诗和毛泽东的诗是很相似的一首诗,关于这首诗的首创者,学界有多种说法,笔者无从考证,但从年龄和革命经历上综合来看,黄治峰虽然比毛泽东大两岁,但他的诗歌却比毛泽东的诗晚了几年,笔者认为黄治峰诗是化用之作。

实际上,化用别人的诗意在古今中外诗坛上屡见不鲜,如我国宋代豪放词派创始人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就是成功化用了唐代诗仙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名句。化用关键是化和用,化得巧妙、用得贴切,便是好诗。这方面,黄治峰无疑是化用的高手。诗歌的第一句之所以把“孩儿”改为“男儿”,因为毛泽东的诗是写给自己父母的,用“孩儿”更能准确表明自己对父母的孝敬和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黄治峰改用“男儿”,因为他是写给姐夫的,如果照用“孩儿”则显得不伦不类了。更何况,“男儿”在中华民族心目中就是力量、勇敢、坚定、担当的象征,正所谓“男儿流血不流泪”“国难当头,匹夫有责”是也。第二句,把“学不成名誓不还”改为“报答国家哪肯还”,这是两诗最根本的区别。毛泽东的诗是写走出乡关去求学为日后报国奠定基础。黄治峰的诗是写走出乡关直接上阵杀敌报国救民。第三句把“埋骨何须桑梓地”改为“埋骨岂须桑梓地”,虽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不同,毛泽东的诗是对父母带有商量口气的客气用语。黄治峰的诗是对姐夫带有质问性质的反诘用语,令人难以反驳。第四句把“人生无处不青山”改为“人生到处有青山”。这样的化用,巧就巧在一个“到”字,它表明黄治峰走出乡关,以四海为家,不管在哪里牺牲就埋在哪里,何必马革裹尸还故乡(桑梓)。黄治峰烈士的遗诗是一首立意高远,气势豪迈,感情真实,读后令人荡气回肠的好诗。

诗言志,黄治峰就是以“报答国家哪肯还”和“埋骨岂须桑梓地”的坚定信念和救国救民的崇高理想投入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运动,践行了初心誓言。黄治峰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诗歌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闻推荐

农金梅:守护生命的“健康卫士”□本报记者 符庆琰 通讯员 黄耀慧 文/图

农金梅在工作中。农金梅是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一名护师。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每天都在新闻...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