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黄金果”托起扶贫大产业 走访右江区六沙柑橘示范区侧记 □本报记者 庞 叶

右江日报 2020-01-09 08:38 大字

瞧,我们果园又获丰收。□本报记者 赵新伟 摄

冬阳煦煦轻抚大地,车子穿过弯曲而平整的园区道路,放眼望去,两旁山坡满目葱翠中点缀着密密麻麻的埃及橙、沃柑,像一盏盏小红灯笼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这里就是右江区六沙柑橘示范区,也是右江区做强做大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一个示范点。

瞄准时机:国有园艺场“变身”柑橘示范区

六沙柑橘示范区规划总面积16500亩,涉及百城街道六苜社区、利元社区、爱新社区、永乐镇南乐、龙景街道东怀村。核心区原为六沙园艺场,因资金缺乏,投入不足,存在果品差,产量偏低,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效益逐年下降。为盘活国有资产,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周边乡镇贫困户脱贫致富,根据右江区委、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右江区益众公司瞄准时机,于2016年8月收购了六沙园艺场。

如何让一个技术落后、管理不善、困难重重的国有园艺场重新焕发市场活力?益众公司与百色市洪金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形成合作关系,益众公司以园区土地、老龄果树出资,洪金龙公司以技术、管理及运营资金出资占股,经营收益按比例分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优势,形成发展合力。2016年底,右江区六沙柑橘示范区正式启动创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以特色种植产业为主,建成集良种试验、技术推广、科研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区。

“公司接手后,采用高枝嫁接的技术,把品种改良为沃柑、红心蜜柚、红美人(桔子)、脐橙等,原有优良品种保留150多亩。在管护方面采用太阳能自动杀虫灯、施肥采用油茶麸、花生麸等有机肥,大大提升了果品和产量。”洪金平说。示范区目前种植规模已达到3300亩,2018年实现全面挂果,2019年达产丰产,产值约3200万元。2018年以来,六沙柑橘示范区一直与北京、石家庄、河南、湖北等地的超市、商场保持良好的供销关系,产品供不应求。

新闻推荐

右江区2019年引进各类人才391人

本报右江区讯2019年,右江区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全区共引进各类人才391人,成为该区历年来引进人才最多的...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