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节快乐”□陆照德
农历七月十四,在百色称为“鬼节”或“吃鸭节”,吃鸭的传闻众多,不乏有趣的,“鬼节”却令闻雀则喜听乌鸦叫不高兴的人多生忌讳,以至于七月十四来临之际祝人“节日愉快”似乎成了诅咒,听说有多年的朋友因此而翻脸的。
我是个不大知忌讳的人,今年七月上旬,跟亲疏不一的亲友聊天也常说“七月节快乐”,有的回复“同乐”或“带我去哪里吃呀(鸭)”,却也有较真的,发来“什么七月节,我只懂鬼节”,后面还加几个“?”,一副不快的样子。
其实,我国传统节日都与愉快、享受、美好期待有关,哪有不能祝福快乐的道理。何况,七月节本来就是一个很令人愉快的节日。
在我家乡桂西北黔西南一带的壮族布依族村落,中元节被称为“七月节”(土话“香七”),记忆中这是一个仅次于春节(土话‘香老’,有最大节日之意),与三月节(土话“香三”)同等重要的节日。七月节与三月节都用“月”来修饰“节”,各有风姿与乐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的孩子们都特别想跟大人赶圩,吃一碗粉、几颗水果糖,看一两场电影,都是令人期盼的。一年之中,孩子们能去赶圩场的,就春节、三月节、七月节,仿佛得到大人们的集体默许一样,其它时候除非圩日恰逢民间集体放假日(祭山神、火神之类的习俗活动之后,通常放假三天)等特殊情况,否则,休想得跟大人去赶圩场。
节日圩场,以最接近节日来临的那天最为热闹,农民总要为节日置办些货物,给孩子们买些礼物。炎热夏季,烈日当空,赶圩人如蚂蚁一样成群结队,肩挑手提马驼货物,早早出发,走几十分钟乃至几个小时的路,到了街上,往往已是正午前后,街上早已人山人海,买卖吆喝声,小孩哭笑声,汽车喇叭声,牛马驴叫声,众声鼎沸,摩肩接踵挥汗成雨,煞是热闹。男孩子耳朵最在意的是电影院的大喇叭传出的歌声与电影场景声,尤其是枪声、打斗声与招引观众的那首“来来来来……”的歌词。
七月节前圩日,每年父母都会给我买一套新衣服,一双凉鞋,对常年光脚丫、穿旧衣服的乡村孩子们来说,这种愉快,非三言两语能说尽。而我,总是一两天就把那双凉鞋跑坏,回家不免挨母亲数落几句,父亲总说:“坏了补补就好,明年买新的。”
七月节,赶圩并非我们孩子最愉快最期待的,因为赶圩的热闹与欢快,每个节日都差不多。我们最期待的是七月十四那晚,天黑前吃好晚饭后,小孩子在父兄的指导下拿一个大葫芦(也有用柚子、南瓜的),削皮,然后遍身插满点燃的香,再插一根杆子,在大门屋檐外约一米处,把大葫芦顶高出屋檐,杆子插稳地上,做成天灯,然后每个孩子拿着一把燃着的香,从撑葫芦天灯的杆边,绕着房子插香,房子被围成一个香火圈,如果从天上鸟瞰,一定看到每座房子都被星星点点的亮光围着,连着天灯,房子仿佛一只火鸟轮廓。
孩子们把香火围着房子插了一圈后,再点着一把香到左邻右舍串门,一帮孩子绕着各家跑个遍,争相炫耀自家“香火阵”,通常能从香火疏密程度看出一家的经济实力,但孩子们图的是实实在在的快乐,手上香多的孩子,父母会教导他们分一些给伙伴们,孩子们尽情奔跑戏耍到香将燃尽,才各回各家,那真是一个令人愉快的夜晚。
通常,七月十五也如前一天插香,却远不如前一晚隆重,大葫芦依旧用前一晚的,这大概是大人们不支持用那么多香,而小孩两晚玩的又是同一种游戏,兴味寡淡的缘故吧。
中元节,在各个地方习俗都不同,大多地方都与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相关。但在南盘江畔壮族布依族聚居地,中元节跟自己传统文化信仰有关,鬼神文化浓厚,尤其是对逝去的祖宗,尤为敬畏,老一辈传话:“十三鬼来,十六鬼归。”这个“鬼”,指的就是死去的列祖列宗。因此家家户户七月十三那天下午就摆神器(专用杯筷之类)、祭品(梨子、竹笋、猪肉鸡肉、竹叶糍粑等),到16日早才全收,期间全家停工。
据《广西通志·民俗志》载:“傍晚,各家各户把点燃的香一排排、一行行插在院子周围。有孩子的家用西瓜、黄瓜雕制成各种花式的灯笼,给小孩游行‘查夜’,有的还用柚子插上‘神香’制成‘天灯’竖在一根柱上,驱邪赶鬼。”如今的乡村中元节,只剩下大人祭祖部分,小孩子也不玩以前的游戏,只是亲戚们来往吃几顿饭,过去那种家家户户全家人参与的热闹场面,随着岁月流逝与时代娱乐方式多样化已经渐渐消逝,如同盼望赶圩场一样,中元节小孩们的娱乐游戏已经成为几代人的童年美好回忆。
新闻推荐
本报百色讯今年以来,百色市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和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指...
百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百色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