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优化景区环境 让红色文化“活”起来 百色起义纪念园以创建AAAAA级景区为契机丰富红色文化旅游内涵(下篇) □本报记者 罗 霞

右江日报 2019-07-23 09:17 大字

“两城”工程的实施与百色起义纪念园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目标契合,又给创建工作注入了新动力。

对照AAAAA景区标准,百色起义纪念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提出了近、中、远分期建设的目标。其中近期重点项目主要是提升改造或新建以下4个区域:一是新建游客综合服务区。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大型停车场、商业街等;二是新建小平纪念区。通过规划和改造半岛公园,将市民休闲公园和小平纪念区两园合一,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红色元素;三是建设红色体验区。包括绿化美化环境、建设二级游客中心、房车营地等;四是提升改造起义缅怀区。主要包括景观提升、修建园区环路和完善给水管网(含消防)、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公厕等基础设施,累计需要投入资金3亿元。

为加大园区的生态保护,园区践行“红色+绿色”环保理念,实施低碳景区建设项目,设置低碳游线,将景区垃圾进行分类和堆肥处理,增加海绵景区展示、亲子乐园、碳汇林、零碳展示体验馆等,以及新能源车桩位一体化和高铁无轨旅游直通车等低碳景区建设项目,全力打造全国红色低碳示范景区。

记者从百色起义纪念园管委会了解到,目前创AAAAA级景区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中。综合服务区是纪念园为争创AAAAA景区启动的最大项目,占地103亩,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临街铺面三部分。其中,两个停车场均分为地面、地下停车库,每个停车场有200多个停车位。该项目于2018年10月初启用,400多个停车位满足了游客的停车需求,解决了往时逢重大节日堵车的问题。此外,纪念园新建其他4处生态停车场,停车位达1100个。目前综合服务区正在进行雕塑基础施工安装和商业街排烟管道及排污管道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景观提升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0.67亿元,新建、改建厕所全部完成并已投入使用;半岛片区水榭、码头围堰、片石垫层及水下混凝土浇筑已完成;中轴线区域廊架及张拉膜、绿化种植已完成;红军桥区域停车场绿化完成80%、房车营地轻钢结构安装及室内装修已完成,花海排水沟、石材铺贴、茅草亭已完成,苗木种植完成50%;碳汇林路沿石及混凝土面层已完成;内环路乔木种植完成50%,铁路桥敦防护栏余刷漆施工全部完成;大码头停车场已建成并移交文旅公司管理。亮化工程中,纪念碑区域完成95%,纪念馆区域完成80%。智慧旅游项目方面,包括门户网站、公众号、APP、OA办公软件等软件已上线,进入试用阶段。政务讲解设备、票务系统设备、触摸屏设备、多媒体会议室、P5户外宣传大屏、广播设备、WIFI设备、机房改造、环境监测设备等硬件设备已全部完成安装和调试,分别交付使用或进入试用阶段;另外,视频监控、停车场设备已安装95%。低碳旅游项目方面,软件部分已完成了规划编制、环保IP形象设计、环保主题动画片、低碳主题解说词、低碳管理制度、商品设计开发等,环保动画片已在网站、公众号对外展示宣传。硬件建设部分已完成园林垃圾堆肥站、桥墩彩绘、海绵景区示范点、IP形象雕塑、低碳亲子乐园、零碳创意馆、碳汇林建设;目前正全力推进路沿石美化、低碳游览线路标识并统一做低碳游线和环保知识培训。

争创AAAAA,让园区硬件环境全面优化,景区品质全面提升。百色起义纪念园工作人员隆丽红介绍,相应的设施设备逐步完善之后,纪念园规划了一条内容更加丰富、衔接更加科学的新线路:游客中心—广州桥—中轴码头—红军码头(大码头)—解放街—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百色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右江民族博物馆(纪念园虚拟展示馆)—世纪铜鼓楼(廉政教育展厅)—红军桥—邓小平手迹碑林—百色起义英雄雕塑园—百色起义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续馆—游客中心。在游客中心,纪念园设立百色起义文化体验邮局,制作纪念戳、纪念邮票、纪念封、明信片等邮政纪念品,专门设立红色书屋,辟出百色起义红色书籍阅览区,提供全方位服务。

纪念园引入智能智慧系统,实现景区管理与服务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比如景区主要景点内均设有电脑触摸屏,景区简介用上二维码,无轨动车、购票系统等全部实现智能化。同时新增英语、韩语、越语等多语种讲解服务,通过为游客提供精细化、人性化服务,确保舒心愉悦的游览环境。

针对绿色低碳这一新亮点,纪念园规划了一条科学的游览线路。即,游客中心(零碳创意馆)—低碳路沿石景观—碳游步道—园林垃圾堆肥站—碳汇林—海绵景区示范点—低碳桥墩景观—低碳亲子乐园—广州桥—游客中心。

依托右江民族博物馆,该园还深度发掘地方民族文化,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展演、水果餐、长桌宴等体验互动环节,将体验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打造观赏与体验并行的旅游产品,诠释纪念园“以红带绿、以绿促红、多彩并存”的红色旅游低碳示范景区特色。

除了优化硬件环境,百色起义纪念园注重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和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百色干部学院、百色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先后编辑出版《千里来龙红七军》《我的父亲与红七军》《红城百色》《红色足迹》《红色印迹》《红旅将星》《小平与百色》《红色家园》等刊物。2016年起,百色起义纪念园管委会启动了“追访七军后人追忆先辈风范”专题采访活动,组织人员赴北京、上海等地采访定居当地的红七军亲属,挖掘更多红色故事,丰富了馆藏资料。

新闻推荐

我的班主任□百色市大华民族学校五(1)班 覃士宁

在我接触的老师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我们班的班主任黄老师。黄老师既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他和蔼可亲...

百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百色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